文章插图
1.苏秦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在他成功之前 , 有一回,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家乡 。回家后,他的妻子不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吃,父母亲连话都不跟他说 , 大家还暗地里讥笑他 , 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 。苏秦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 决心发奋读书 。每当读书犯困的时候,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都流出来了,真疼?。?疼得他睡意全无,接着认真读书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
2.韦编三绝
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 。
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 , 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作品解说《周易》 。由于反复阅读《周易》 , 以致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多次断开 。后人常用这个典故形容勤奋读书 。
3.凿壁借光
匡衡 , 字稚圭 , 勤奋好学 , 可是家境贫寒 , 晚上想读书却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就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匡衡的屋里 。怎么办呢?匡衡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 , 把邻居家的烛光引进来读书 。后人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表示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向别人请教而得到好处 。
4.买臣负薪
朱买臣家境贫寒,靠上山砍柴、卖柴度日 。每次上山砍柴,他就把书摊开 , 放在树下,一边砍柴一边读书 。砍好柴,挑柴回家时,他就把书放在柴担的前头 , 边走边读 。汉武帝时期,他凭借自己的学识、才能得到了严助的推荐 , 做了大官 。
5.带经而锄
倪宽小时候聪明好学 , 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 。他就在一个学校的伙房里帮忙烧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 。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 。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 。由于他勤学好问,得到了西汉著名学者欧阳生的身传亲授 。后来 , 他又拜孔子后裔、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为师 。所以,他在经学、特别是《尚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 。
6.临池学书
张芝是东汉时期的一位书法家 。他练习书法的时候,将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 , 然后再洗干净、煮白,反复这么做,竟然将一池水都染黑了 。终于,他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 。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称书法为“临池”,也来源于此 。
7.目不窥园
董仲舒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 。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没有空闲看园中的美景 。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 。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真让人敬佩 。后人用这个典故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
8.截蒲为牒
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父亲叫他去放羊 。他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把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 。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
9.悬梁苦读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 一头绑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马上就变得清醒了,继续读书学习 。从此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 , 博学多才,终于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
10.三余读书
三国时 , 有个名叫董遇的人,是个大学者,常常有读书人来请教他 。他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多多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 。什么是“三余”呢?“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方便下地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后人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多用来指读书,有珍惜时间的意思 。
11.孙康映雪
孙康,晋朝人 , 从小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里贫穷,没钱买灯油 。冬天的夜晚 , 他不顾寒冷,借雪地的反光读书,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后人用“孙康映雪、映雪读书、映雪、照雪”等表示勤学苦读 。
12.囊萤夜读
车胤,晋朝人,他勤奋读书 , 手不释卷,博学多才 , 但家境贫寒 , 用不起灯油 。夏天 , 车胤会抓许多萤火虫,用白布包起来,到了夜里,他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读书 。后人把“囊萤”这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
13.江泌追月
南北朝时期齐国的江泌,家中贫寒,买不起灯油 , 但他刻苦好学 。江泌住在一间小西屋里,月亮一出,便在屋内窗下 , 坐在床沿上读书 。一会儿,月亮偏升到东南上空,江泌不畏深秋月夜寒凉 , 走出屋门外,斜倚着门框读书 。夜静更深月西归,江泌爬上屋顶,追着月光看书 。有一次 , 他实在困极了,瞌睡打盹 , 一不小心,便从房顶跌了下来 。他忍着痛,咬着牙又爬到房顶 , 依旧苦读起来 。这个典故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
14.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个书生名叫高凤 。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 , 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 。为了防止鸡来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 。突然,天降暴雨 。这时,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 。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 , 仍在书中神游 。在妻子的责问声中 , 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 。后来 , 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
15.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骑着牛,去拜访大学问家包恺 。他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 。越国公杨素骑着马,在路上见到李密,就拉着缰绳跟在他后面,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 。于是 , 杨素与李密谈论起来,认为他是一个奇才 。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
16.开卷有益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昉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1600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55门,全书共1000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所以叫《太平总类》 。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因此改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 , 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 , 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
17.顾炎武读书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从小勤奋学习:首先,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 , 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 。他读完《资治通鉴》后 , 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 。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在每年春秋两季 , 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xcel自动填充学号的便捷方法
- 解决OBS直播没有声音的问题
- 手把手教你做超好吃的甲鱼汤 甲鱼汤怎么做好喝又营养
- 制作金箔文字和边框效果的Word封面
- 如何打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电脑桌面
- 不是钱的事 淄博烧烤店停业三天 老板:保命要紧
-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多行多列的表格
- 手机内屏与外屏的区别
- 水煮肉片的做法 水煮肉片的家常做法
- 新解决Windows 10中javac未识别为内部或外部命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