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奥运备战 奥运反哺健康中国
文章图片
运动员进行风洞训练 。
吊飞、助滑、双脚发力起跳 , 以100多公里的时速飞行100多米着陆——过去 , 进行这样的训练得先看老天爷的“脸色”;而现在 , 在备战冬奥的风洞实验室里 , 跳台滑雪运动员可以随时进行这样的训练 。
科技 , 这个过去并不常跟体育挂上钩的词语 , 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体育事业 。 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和竞技能力因科技被最大化激发 , 训练场景也因科技被一一优化 。
放眼全球 , 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建设体育强国 , 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 。
2018年年初 , 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工作正式启动以来 , 科技的力量始终“如影随形” , 覆盖运动训练全周期的训、练、测、评、防、治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为运动健儿的竞技水平带来了显著提升 。 值得一提的是 , 包括高校、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科研力量都汇聚到备战体系 。
文章图片
乳酸仪 。
“人-机-环”训练模式 , 全方位助力运动员赛场表现
当代奥林匹克已不再简单地比拼运动员天赋和努力 。 科学的训练让“30+”的运动员继续在奥运赛场绽放光芒 。
体育竞技背后已经越来越是一场深刻的国力比拼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国借助科技发展进行了“人-机-环”训练模式的系统升级 。
体育科技专家解释说 , “人”的系统科技体系包括体能训练、训练监控、运动员评估、技术分析诊断、医疗保障、再生恢复、运动营养、心理指导等;“机”包括装备和器材的升级研发;“环”则是指赛场监测、环境预测在内的赛场体系和包括全季节训练、风洞训练等在内的模拟赛场体系 。
“人-机-环”看似简单的三个字背后 , 是中国体育人从观念到行动的艰辛探索和巨大转变 。
在美国诞生超百年 , 甚至已广泛用于美国学生赛事和业余赛事的脊骨神经运动医学 , 可提高最大肌肉力量 , 是提高专业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利器” 。
这一帮助中国“飞人”跑出百米9秒83成绩的“利器” , 却是在2018年冬奥备战工作启动后才正式走进中国体育界的 。 从备战到出征东京奥运会期间 , 人们所熟知的“女飞鱼”张雨霏 , 体操运动员管辰晨、肖若腾等也都大为受益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就在眼前 , 这些运动脊医正在积极为即将踏上冬奥会赛场的队伍进行保障 。
如何解析关乎运动表现的每个细节 , 也成了体育科技的攻关难题 。 除了传统的体能训练、医疗保障、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 , 科技之“手”甚至延伸到了毛细血管的再生恢复 。
由国内医疗公司自主研发的“体干-肌群”评估与训练系统也被运用于优化运动员训练 。 这套系统是由医疗器材研发跨界升级运用到体育上 , 实现了运动员核心力量评估的数字化 。
不确定性是奥运赛场最大的魅力 , 但对运动员来说 , 不确定性恰恰是最大的挑战 。 这套系统为科学训练核心肌群提供数据支撑 , 从而为运动员制定科学的个性化方案 , 减少不确定性对运动员的干扰 。 该系统中的动态核心肌群的评测和训练、训练数据的抓取与分析等技术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除了教练员、康复师之外 , 过去那些看似与体育无关的装备类、机械类工程师、科研人员也都加入了服务保障运动员的行列 。
在河北省承德市御道口坝上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 , 一款滑雪大转盘就被运动员用于进行不同坡度拐弯的技术练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转自:中国妇女北京 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冬奥她故事|冰雪女将叶乔波:30年后冬奥主场的全情担当
- 本文转自:上海体育精诚合作同心聚力|三度携手 再创辉煌 上海地产助力上海乒乓勇攀新高峰
- 张常宁|张常宁 龚翔宇 谁才是巴黎奥运会大队长
- 二胎|家庭事业双丰收,36岁奥运5金王即将临盆,吴敏霞如今官至副书记
- 奥运|刘晏含亲承继续追逐,2021年实现奥运梦,再入国家队的可能性不大
- 巴黎奥运会|孙杨直播带货两天卖近5000万!网友却吵翻了
- 球迷们|女排主教练正式出炉!朱婷收获两大喜讯!有望巴黎奥运会登顶!
- 奥运会|网红名将张国伟:2878万粉丝,却说绝不直播带货,宣布复出为信仰
- 金牌|母亲是北大教练,她是奥运会冠军,入中国国籍后7个月7枚金牌!
- 时尚健康|从赛场转战红毯,奥运冠军孙一文用实力演绎什么叫“完美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