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备战北京冬奥 在白纸上书写转折( 三 )


跨界跨项选材还制定全球化方案,吸纳了一批冰雪二代、华裔运动员,涉及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冰球、田径等运动项目,让有着爱国情怀的体育健儿有了为祖国增光添彩的机会,更让体育包容、和平的精神传播到全世界。
多维护航人才成长,助力我国冰雪腾飞
早在2019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曾透露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路,朝着全项目参赛的目标,按照“2018扩面、2019固点、2020精兵、2021冲刺”四个阶段实施。
2014年备战平昌冬奥会时,各项目队人数之和不过千人。到了2018年,我国冰雪各项目均能全面发展,两万人里再选出4000多人,继续下一阶段的训练。
这4000多人有着不同的“底色”,训练也因材施教。例如,来自赛艇、中长跑的运动员,肌肉群、肌肉记忆和训练习惯都不同,即便都跨到越野滑雪,也需配备不同的教练和保障团队,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法,保障出材率。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学”贯穿训练始终。
2017年以来,有300多名外聘专家服务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备战,涵盖体能、康复、营养、心理等诸多环节,不断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补上了大数据分析、动作捕捉、运动生物力学等领域的空缺。很多运动员第一次参与到自己的生化指标数据分析中。
跨界跨项的思路也体现在这些外聘专家身上。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所有外聘专家都从夏季项目“跨”到冬季项目。比如,体操队外教去指导同样需要技巧性的单板滑雪,赛艇、皮划艇外教可以指导同样需要耐力性的越野滑雪和北欧两项。
经验与科学受到了最高的尊重。曾担任北京市一所体校校长的张蓓,被选聘为越野滑雪国家队领队。如今,这支队伍已获得冬奥会上越野滑雪的12个小项的全项目参赛资格。
随着二七厂国家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相继落成,我国有了自己的冰雪训练大本营,先进的风洞测试等“黑科技”助力运动员博得佳绩。
通过补齐各类短板,我国已实现北京冬奥会的109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期,冬奥会前捷报频传,一些新兵横空出世,成为挑梁大将。完成世界上第一个“内转转体1980度”超高难度动作的苏翊鸣,仅17岁,成为中国首位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的世界杯冠军得主,而他小时候曾是一名童星;同是跨界跨项而来的彭清玥,尽管因年龄小还在使用青少年雪板,却已拿到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的参赛“入场券”。
可以看到,雪上项目正迎头赶上,我国长期“冰强雪弱”的格局有望在冬奥会上突破。中国冰雪已经开始腾飞。
在体育项目的白纸上,一个“跨”字写出一道道成功转折,也将科学、创新、包容的精神带进其他队伍当中,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形成中国特色,成为推动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这条名为“跨”的道路,让世界之前沿走进中国,也让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国体育人愈发深入地参与国际体育组织机构的工作,以及国际体育规则的制定中,国家体育公信力不断提升。当奥林匹克的火炬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将与世界伙伴携手实现跨越。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张艺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