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走近冬奥)你不知道的冬奥事:是什么指导了北京冬奥场馆建设?( 二 )


另一方面,《评价标准》提到“场馆配套建筑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比如钢材、木材,面积比例达到50%得12分,达到80%得16分,是所有评分小项中的最高值。“不管是拆卸,还是调整功能实现再利用,都是我们非常强调的一个点,也是绿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林波荣说。
《评价标准》里健康与人文下的第四个评分项“人文关怀”提到,“无障碍系统设计合理,设施齐全,评价总分值12分”,小项细化到婴儿车通道、洗手台高度、轮椅席及陪护席等细节。在此指导下,2021年在国家游泳中心举行的轮椅冰壶世锦赛,让世界冰壶联合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看到了东道主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林波荣认为,保障赛后的运营和维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管理和创新标准下,场地选址、运营规范、非雪季运营时长等运维方面的细节问题都被赋予了分值。“这样一个绿色可持续的范式是开放的。每个国家在进行具体建设时,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我们顾及不到的具体方案,因此我们在创新方面强调各种可能。”
回忆半年多时间的紧张工作,林波荣说:“第一次有机会做关乎国家利益、国家荣誉的事,实在是印象深刻。”目前,《评价标准》适用于京津冀地区,谈到未来,他说:“我们要在冬奥会之后再做一些总结,最终提交给国际奥委会的是带着运维经验的成果,有机会再总结完善,成为全国性的标准。”(完)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