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双奥遗产,无处不在( 二 )


对此 , 卢鹏期望:“‘冰坛’在培育最高竞技水平的同时 , 更好融入首都群众日常文体生活中 , 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接触冰雪运动 , 感受奥运遗产的魅力 。 ”
“冰坛”是北京市内第一批立项动工的冬奥会新建场馆 , 于2017年5月开工 , 2020年5月27日通过主体竣工验收 , 也是第一个完工的北京冬奥会在京新建场馆 。

双奥|双奥遗产,无处不在
文章图片

1月2日 , 游客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冰场滑冰
包容性社会也是“双奥”遗产
2017年9月 , 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近4年半的时候 , 北京冬奥组委在总体策划部设立了一个单独处室——遗产管理处 。
这意味着 , 在申办和早期筹办过程中就融入遗产理念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 , 遗产规划管理开始全面提速 。 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 , 奥组委并没有单独的遗产部门 , 不管是国际奥委会还是北京冬奥组委 , 现在都更加重视遗产管理工作 。
2019年 , 北京体育大学从若干竞标者中脱颖而出 , 承接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第三方专业机构研究和报告编制服务项目” 。 因工作需要 , 2021年正月初八 , 罗士泂以北京体育大学驻冬奥组委工作人员的身份 , 来到总体策划部遗产管理处报到 。
罗士泂发现 , 遗产管理处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 从场馆赛后利用、冰雪运动推广 , 到奥运人才培养、办赛标准创新 , 再到城市治理、区域协同发展 。 团队成员虽然分工各有侧重 , 但在实际工作中 , 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到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遗产工作做到了超前谋划、统筹规划、贯穿筹办全过程 。 2019年2月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发布 , 明确了北京冬奥会将从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七个方面创造丰厚遗产 。
“七个方面的遗产区分看起来泾渭分明 , 却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糅合、密不可分 , 最终以文化遗产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 , 并凸显出历史性、社会性与世界性三重特征 。 ”从学术的视角 , 罗士泂对冬奥遗产工作进行探析 。
“假如遗产具有类似人类一样的生命周期会怎样?”罗士泂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 他认为 , 遗产也将经历创造、产生、命名、确立的历程 , 在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过程中 , “北京冬奥会文化遗产”的概念随之产生 , 并根植进每个人的心中、活跃在人们的生活里 。
“如果说有冬奥文化遗产 , 是不是也应该有亚运会遗产、大运会遗产、青奥会遗产等等之类的概念?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思考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体育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罗士泂进一步提出 。
在他看来 , 我们在看到有形遗产的同时 , 也应该去关注那些无形的遗产 , 尤其在北京这样一座“双奥之城” , 以人为中心的 ,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包容性社会也算是一种“双奥”遗产 。
给未来提供范本
从2012年1月1日到2020年1月12日 , 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北京冬奥宣讲团宣讲员侯琨用8年的时间 , 走遍了举办过冬季、夏季奥运会和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座城市 。
每到一座城市 , 侯琨首先会去奥运遗产地参观 , 了解场馆的赛后利用、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及使用情况等;之后每座城市的奥林匹克博物馆 , 他也不会错过 。 在他看来 , 这是讲述奥运遗产故事的最重要场所之一 。 此外 , 他还会去拜访当年参与过奥运会的人或者组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