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养生怎么做? 教你养生的五个妙计

5月6日是24个节气中的立夏日 。立夏代表着天气变暖,温度上升 , 炎热的夏天临近,植物繁荣,雨水增加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气候炎热,五行属火,对应人体五脏中的心,即夏季心阳最旺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 。因此,人们应该适应春夏的变化,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那么,立夏节气应该怎样养生呢?让我们来看看立夏节气的养生方法 。

立夏节气养生怎么做? 教你养生的五个妙计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运动不能适度过剧
立夏后,随着气温的提高,人们容易出汗 , 出汗是心液 , 立夏季节不能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度饮用温盐水,补充体液 。立夏季节,选择的运动不要太激烈,可以选择打太极拳、练太极剑、散步、慢跑等比较平静的运动 。
心通夏气应保护心阳
《医学源流论》说:心是一体的主,脏腑百骨听心 , 所以是君主 。因为心里藏着神,所以是神的用途 。在中医文献中向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 。血肉的心是指实质性的心,神的心是接受和反映外部事物,进行意识、思考、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
心灵的生理特性表现为一个是心灵为阳脏主阳气 。也就是说,心是阳光中的太阳,心的阳光能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生命活跃起来,成为人身之日 。《医学真容易》称:盖人与天地相符,天有日,人有日,君父之阳,日也 。心脏的阳热气不仅维持了自己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暖的作用 。心是火,蜡烛照射万物,脾胃的腐烂运化,肾阳的温暖蒸发,全身的水代谢,汗的调节等,与心阳的作用分不开的第二,心与夏天的气息相通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点阴阳消失了变化,与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关,相互适应 。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 , 功能最强 。
重视静养戒怒戒躁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 , 想刻意进行调整,却萎靡不振、郁郁寡欢 。专家认为,这跟心的承受度有关 。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 , 立夏初就要自我调节 , 保持良好的心情 。
立夏养生应重视的一点是重视静养 。为了戒除愤怒,不要大发雷霆,要保持精神稳定,情志愉快,心情舒畅,放松 , 笑容好 。可以进行绘画、钓鱼、书法练习、象棋、种花等安静的文体活动 。
【立夏节气养生怎么做? 教你养生的五个妙计】晚睡早起睡好午觉
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 。另外 , 立夏后 , 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
专家指出,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为舒适 , 也最有益健康,但多风少雨的立夏时节往往比较干燥,室内湿度达不到这个水平 。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嗓子和鼻子发干,就说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 。
饮食清淡饮粥好
专家表示,夏季饮食调养应以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清淡为主 。人们出汗多 , 食欲不好 , 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 。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煮粥时加入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有一点苦味,醒脾开胃,有消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煮粥时加入绿豆或用绿豆煮汤,具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干扁豆浸泡和米一起煮粥,可以消暑,健脾止泻 。另外 , 红豆粥、粥、银耳粥、粥、苦瓜粥都是夏天的好食品 。
同时注意补充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 。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