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医院|火炬手王拥军:两次参与奥运保障 是作为医生的幸运( 二 )


天坛医院是疏解促提升的最好例证
新京报:天坛医院自2018年从核心区疏解到花乡地区,这几年发展如何?
王拥军:天坛医院这三年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是疏解促提升的最好例证。
过去,很多人去老天坛看病,觉得医院的硬件水平和医疗水平完全不匹配,搬家之后,医院的建筑、设备、信息系统、智能化等都迎来改造升级,新院区可以说是硬件一流、现代化一流,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到了新院区之后,有了更多的空间,天坛医院的神经专科也得以从医疗为主转向医学创新为主,整个医院从主打神外专业,彻底转型为综合医院,现在的学科设置,能保证西南地区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目前天坛医院的社会贡献、医疗效率都是最好的时候,我们拿到了神经系统四个国家中心的牌子,被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从今年开始,天坛医院会启动第三次转型。
新京报:三次转型是指什么?
王拥军:北京天坛医院建院于1956年,到今年已经66年了,这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发展。第一次是1982年,用26年的时间,从一个区级医院转型为神经外科医院;第二次是2018年,从“大专科小综合”转向“强专科大综合”;今年开始,我们要从过去的医疗中心,转为医学中心。
新京报:从医疗中心到医学中心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王拥军:医学中心的标志就是科技贡献逐渐加大,目标是十年之后,医院的运行、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科技创新成为主流;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十年间,我们要解决专业上一系列“卡脖子”的技术,包括大型设备、诊断设备、药品、证据依赖等多个方面。
新京报:这和老百姓一般概念中的医院不太一样了。
王拥军:事实上,国际上一流的医院不仅承担医疗的功能,更多地在发挥科研创新引领的作用。毕竟一家医院建得再大,也不能解决全国患者的需求,只有输出更多的标准、技术、人才,才能促进更大范围的医疗同质化。
目前,我们在上述的几个方面都还有待发展。临床上用到的核磁共振、CT,尽管有了国产化的仪器,但都是模仿而非创新;许多药物要依赖进口,新药的研发速度缓慢;给药证据则基于西方人群的数据,而非中国人。
我们在做的事情,包括研发第一代移动式核磁,研发针对脑病的床旁基因检测设备,以数据驱动寻找新靶点、加速新药研发,以及建立全球最大的神经系统循证中心网络等。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患者能在今后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个人简介
王拥军,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发现了脑血管病复发的关键分子机制,开创了短程双通道双效应脑血管病联合治疗方法(简称CHANCE),改写了全球脑血管病指南,使患者复发风险下降32%;发现了影响CHANCE新方法的药物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方案,使复发风险再下降20%;他揭示了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机制,研发了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治疗药物,并实现产业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JAMA、BMJ、Circul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