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培养冰雪运动员 欧美哪些经验可借鉴( 三 )


在本届冬奥会上 , 谷爱凌和苏翊明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另一条路径——不通过专业队的层层选拔 , 而是自己训练和参加比赛 , 依靠奖金和赞助商延续自己的运动生涯 。 业内人士认为 , 这种模式在欧美更为常见 , 而近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的多名冬奥外国滑雪项目运动员也均透露 , 他们也是这样一步步从俱乐部成长到国际赛场的 。
但这种“单飞”式的运动员培养方式也需要巨大的投入 。 三亿冰雪、疆赛体旅创始人孙超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称 , 培养一个有成绩的国家级运动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投入 。 首先 , 培养时间非常长 , 大约十年为一个培养周期 。 其次 , 滑雪运动员本身的训练和赛场大部分在冬季 , 需要逐雪而赛 , 在中国的夏天经常要到南半球 。 此外 , 运动员还需要参加全世界各地比赛 , 以保持状态和积分 。 本届冬奥会高山滑雪参赛者、牙买加运动员本杰明·亚历山大也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他近年来长期在奥地利、瑞士等国训练 , 几年间的花费不菲 , 而他还不是该项目的世界一流选手 。
对于谷爱凌的成功模式 , 孙超向《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分享了业内的主流观点:这是体育运动全球化的成功 , 也是在选择归化运动员千锤百炼的一个成果 。
上述不具名的滑冰运动员表示 , 谷爱凌和苏翊明都不是传统体校和体育队培养出来的 , 他们的成长方式具备着高投入和高风险 。 对于部分欧美国家而言 , 与中国不同的冬季项目基础、训练模式、文化传统等 , 让他们已经构建起从业余到半职业、职业的人才体系 。 此外 , 很多欧美运动员也努力平衡体育和教育 , 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寻找更多可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