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二 )


最终 , 跳台结束区往湖面以下沉了五米 , 目的是为了让跳台整体看起来不会比冷却塔高 , 而是从冷却塔的高度顺延下来的一条曲线 。
“就是电视转播上巴赫跟谷爱凌碰拳庆祝的那个地方 , 比外面的地面低下去5米 。 这些都是为了让天际线得到很好的延续 。 ”张利说 。
从本科一直到博士毕业 , 多年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浸润 , 让他身上散发出对于建筑艺术的完美追求 。 无论是“雪如意”还是“雪飞天” , 张利在设计中均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 在他看来 , 通过北京冬奥场馆设计传递中国文化信息 , 不是一个选项 , 而是一种责任 。
“任何一个好的设计 , 都来源于生活 , 也服务于生活 。 最好的体育场馆是要把人的普通生活纳入到设计中去 。 基于这次北京冬奥会所强调的可持续理念 , 我们不仅仅考虑做一次盛会 , 还要同时考虑这些冬奥场馆在赛后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 。 ”张利如是说 。
他很期待这些冬奥场馆在赛后能被证实可以跟生活结合得更好 。
让张利颇感欣慰的是 , 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首钢大跳台 , 于去年10月获得了2021世界未来城市计划奖IUPA一等奖 。 每年的IUPA , 是从全球征集的80个候选项目中选出 , 旨在表彰那些对公共空间和生活 , 乃至对人类有益的杰出城市与建筑作品 。
对张利来说 ,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场馆|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文章图片

夜幕中的雪飞天
“雪如意”和“雪飞天”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经济周刊》: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张利: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的赛道曲线是“S”型 , 当我们拿到赛道的s型曲线以后 , 就去寻找和“S”型曲线比较契合的所有可能的中国文化元素 , 想出来不下一百种各式各样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像 , 从圈椅扶手、博古架图案、祥云图案到剑鞘等 。 在这上百种最可能出现的形象里 , 大家对“如意”的认可度最高 。
形象确定了 , 但是对于“雪如意”的造型最终能否付诸实践 , 我们并不确定 。 因为跳台顶部圆台的直径需要达到80米 , 这在此前还从未有过 。 我当时询问了国际雪联前跳台滑雪竞赛主任瓦尔特·霍费尔的意见 , 他沉吟了半晌说:“你要是真的能把这个场馆做赛后利用而且能够用得很好 , 我觉得没什么不行” 。 他也发现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跳台都很吸引游客 , 但是因为顶部空间普遍较小 , 上去以后没事干 , 所以没有办法成为完整的文旅项目 。 而“如意”造型和与运动场馆赛后利用的完美契合 , 应该对跳台场馆成为文旅项目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
《中国经济周刊》: 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的创意来自哪里?
张利:最开始我们是从大跳台的英文Big Air联想到的 , “飞天”就是尽量地向空中腾飞 。 于是 , 我们就去找敦煌石窟的仕女飞天壁画 , 看到了仕女身上的飘带 , 觉得用衣物来表达运动的痕迹 , 和这项运动很吻合 。 现在大家看到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三条“飞天”彩色飘带的形象 , 就来自于敦煌飞天壁画 。 关于那几条飘带 , 从色彩到几何形状 , 大概经过了三、四十种不同的设计才确定下来 , 其中包括材料的实现、色彩的确立 , 以及用什么样的工法加工等等 , 这些都是一个特别让人担心的过程 , 因为一旦做坏了就改不了了 。
场馆|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