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赛场上的生命守护( 二 )


——美国运动员尼娜·奥布莱恩
延庆小海坨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在“雪飞燕”赛场上进行医疗保障的正是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为定点医院 , 10多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北京冬奥高山滑雪医疗队 。
根据国际雪联要求 , 滑雪医生要在4分钟内到达受伤运动员身边 , 实际上我们2分钟左右就能赶到 。 比赛中运动员受伤的话 , 我们要滑过去即刻处置 。 每个人受伤的情况不同 , 需要根据运动员当时的滑行姿势和速度 , 判断受伤部位和严重程度 。 所以我们会在赛道边时刻盯着每一个比赛的运动员 , 捕捉他们的摔倒姿势 , 比如怎么倒的、倒的方向、有没有翻滚、有没有腾跃 , 还要看是趴着停 , 还是侧着停 , 还是仰卧位停 , 这对判断伤情和救治很重要 。
开赛首日的男子滑降比赛中 , 一名运动员以130多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 , 但不幸失误摔倒 , 冲出赛道触网 , 在雪道上滑行了几十米 。 接到救援指令后 , 我们的滑雪医生孙旭2分钟滑过冰状雪到达现场 , 迅速检查伤情 , 止痛并为其左肩和左前臂SAM板固定 , 5分钟救援队将伤员转运到竞速运动员医疗站 。 随后 , 李旭医师迅速检查和治疗伤情 , 15分钟后转诊 , 28分钟后急救车将受伤运动员转到延庆区医院冬奥专区 。
这样的救治速度 , 是历经无数次演练和培训练就的 。 在雪道上为受伤运动员进行骨折的固定、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操作时 , 手法与在医院或城市保障中有很大差别 , 因为低温环境我们会贴身携带药品、针剂等医药器材 , 还要准备保温毯解决运动员的失温问题 , 在雪道30多度的斜坡上 , 救援队员必须保证自己不会滑下 , 还要确保医疗器材不会滑落 。
全世界的冰雪健儿齐聚北京 , 用拼搏和汗水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 我们也在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践行自己的使命 , 我认为我们在冬奥会上展现了中国医者的风采!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崔兴毅采访整理)
冰雪赛场上的生命守护
文章图片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医疗队部分医疗保障队员合影 。 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冰雪赛场上的生命守护
文章图片
医疗队医生在崇礼训练 。 新华社发
“守”是我们最大的付出
北京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副医疗官吴圣
“你们的场馆准备得非常好 , 做得非常好了!”
——国际奥委会医学和科学委员会外籍专家
国家游泳中心医疗保障团队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选派的来自骨科、急诊、外科、全科、神经科、心内科等科室的39名业务骨干 , 与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的19名急救人员组成 , 冰壶比赛正是在这里进行 。 与急速、极限性的冰雪运动相比 , 冰壶比赛可谓是非常“柔和”的项目 , 但奥运会医疗保障里没有“小伤小病” , 比如一位负责赛事转播的外方工作人员在就餐时 , 龋齿受损伤 , 需要就医治疗 , 而比赛间隙的1个小时是他能外出的唯一选择 , 面对“卡点”就医 , 从就诊医院协调、闭环出行、诊疗前的核酸检测等等 , 我们要把每一步都梳理好、安排好 , 最终这名转播人员仅6分钟就完成了在医院的牙齿诊疗 , 从容回归继续工作 。
冰壶比赛是冬奥会赛程最长 , 比赛单元最多的项目 , 从2月2日开幕式前2天第一个开赛 , 到冬奥会结束 , 每天3个比赛单元 , 从早上7点运动队到达 , 第二日凌晨1点运动队全部撤离 , 每天18个小时的运行时间 , 而医疗队员们按照守一天休一天的节奏进行轮班 , 而我作为副医疗官则保持着全勤出席 。 “守”是我们最大的付出 , 而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如此日复一日的“长相守” , 没有一人倦怠!每天奥委会都会派不同的工作人员、选不同的时间点、不打招呼直接到场馆各医疗站稽核人员、动线、流程 , 最常见的时间点就是午饭、晚饭的时候——因为此时没有比赛 , 所以是相对放松的时刻 , 但无论哪一次检查 , 我们值守的5个医疗站点 , 从未断员、从未松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