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冰上能工巧匠( 二 )


传承好奥运精神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的口号 。 对于制冰团队而言 , 他们老中青三代的搭配 , 也是为了更好地“传帮带” , 一起向未来 。
在国际制冰师的指导下 , 崔云凯带领制冰团队不断磨合成长 , 吸收着国际先进制冰理念 。 “以往我们制冰追求速度 , 每次浇冰的水量比较多 。 而这次我们被要求减少每次浇冰的用水量 , 一层一层薄薄地浇 。 这样制出来的冰更加紧实 。 冰刀划过后 , 不会出现大块冰碴 , 只会出现像绵白糖一样的冰沫子 。 ”袁凯杰说 。
崔云凯说 , 在制冰过程中除了按要求操作外 , 还有很多“技术活” 。 比如 , 虽然先进的制冰车可以用电脑控制出水量 , 但到了转弯处车速减慢 , 还是需要手动控制 , 否则冰容易局部过厚 , 这就考验制冰师的经验和手感了 。
制冰团队大概用了12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国家体育馆两块场地的制冰工作 。 但对于他们而言 , 更紧张忙碌的工作还是在比赛过程中 。 每场冰球比赛分三局进行 , 每局的间歇时间都是制冰团队最忙碌的时刻 。 “每局比赛结束时都要立刻进行冰面维护 , 再浇一次冰 。 ”崔云凯坦言 , 他们不敢掉以轻心 , 要保证冬奥会冰球比赛的顺利进行 , 就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制冰工作中 。
“通过参与这次冬奥会的工作 , 我们团队更加深刻理解了奥运精神 , 也会把奥运精神传递下去 , 一起向未来 。 ”崔云凯说 。
制冰团队将不断提升制冰技艺水平 , 不断向国际制冰师学习先进制冰理念 , 加强团队协作、发扬团队精神 , 帮助年轻人早日成长为优秀制冰师 , 把制冰技艺代代传承下去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吴 浩)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