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办盛会 促发展 向未来(精彩办赛 协同发展)( 二 )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二处副处长程万慧介绍,北京冬奥会期间,由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自主设计、集成建造的“5G+8K”全业务转播车开进首都体育馆,对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进行全程8K转播,总转播时长超过80小时。
冬奥会火炬在颐和园传递期间,由海淀区高科技企业发射的卫星,实时向活动现场人员发送祝福短信;石墨烯制成的加热围巾、马甲、手套等服饰,让工作人员在寒风中感受融融暖意;海淀区两个竞赛场馆内构建的空间感知网络,可实时计算分析工作人员安全社交距离,助力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一项项来自海淀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新技术,在冬奥赛场应用中广受好评。
石景山区——
提升基础 产业转型
站在北京首钢园空中廊道上远眺,在群明湖水倒映下,首钢滑雪大跳台美不胜收;曾经的老厂房改造升级为冬奥训练场馆;原为炼铁原料区的西十筒仓,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办公地……冬奥唤醒首都工业文化新价值,首钢老厂区从工业锈带变身冬奥新地标和城市新景观。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观赛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说:“这个标志性的场馆,超出我的想象,是奥林匹克带动城市更新的范例。”
“我们坚持办赛事就是建城市的理念,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大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全时全力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举办。”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说。
围绕服务保障冬奥会,石景山区积极推动冬奥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及主运行中心等冬奥场馆群建成投用,冬奥配套工程如期完工,冬奥环境景观精彩亮相,一批冬奥城市地标建设改造投用。冬奥会赛时,石景山区全面履行属地责任,持续优化场馆运行和赛事组织,从医疗、交通等多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借势冬奥,石景山区高水平打造以北京冬奥组委区域为中心的“一园、一路、一社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阜石路冬奥景观大道、广宁街道高井路冬奥社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体系。去年10月,占地1142公顷的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开门迎客,形成了城景渗透、亲民共享、冬奥元素突出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家住附近的市民王慧高兴地说:“我们有了游玩好去处。”
自北京冬奥会筹办以来,石景山区引进社会投资,持续加大冰雪场地设施供给,现已形成“十冰六雪”的场地设施布局。此外,石景山还借助先进技术在社区、学校、体育场馆等建设季节性冰雪休闲场地和可移动装配冰场,满足不同人群的冰雪运动需求。近3年来,石景山区已累计接待约49万人次上冰雪。
延庆区——
保护生态 绿色发展
绵延的小海陀山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如飞燕展翅,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如游龙盘旋,它们分别被赋予极具中国风的名字“雪飞燕”和“雪游龙”,生动诠释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
场馆建设坚持以“避让”为第一原则,尽量就地保护原生树木;山地新闻中心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引领绿色节能新潮流……作为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之一,延庆区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路子,努力交出服务保障冬奥会、推动区域转型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在延庆区张山营镇的后黑龙庙村,原本在北京城区做生意的张海超,得知家乡张山营镇将规划打造“冬奥冰雪休闲小镇”,于2016年返乡创业,创办的一家民宿广受游客欢迎。“如果没有北京冬奥会,民宿市场不会这么火爆。”张海超感慨。
“500多个民宿院落,1000余家星级民宿户有序经营,‘冰雪+旅游’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延庆区区长于波1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