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冬奥遗产( 三 )


首都体育馆建于1968年 , 是本届冬奥会北京赛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场馆 。 “修旧如旧”是此次改造中遵循的原则 。 改建后的首都体育馆外表保留了典雅的米色墙面、深色的玻璃窗以及缀满直线条装饰的外立面 。 场馆南侧观众区的主入口及北侧贵宾接待入口的台阶曾经见证了1971年中美乒乓球友谊赛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 , 此次改造依然原样保留 。 但场馆内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升级后的首都体育馆采用了低碳节能技术 。 包括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 , 碳排放趋近于零 , 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 , 较传统方式 , 效能提升30% 。
早在2007年 , 首都体育馆就被列入《北京市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录》 。 现在 , 人们在这里又处处可以体会文物的科技价值所展现的细节:在走廊、休息厅、地下车库等一般照明区域的墙面设置了智能照明控制器、 顶板设红外感应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 。 靠近外窗区域采用独立控制 , 充分利用天然采光 。 照明设备在布设上避免对冰面直射或对摄像机的反射 , 避免因灯光照射影响冰面质量 。 同时采用智能照明系统 , 按照使用功能及照明等级需求灵活切换照明模式……
2017年9月 ,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确定了单板大跳台首钢园区选址方案 。 2018年7月 , 国际奥委会确认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增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 。 冬奥会使得坐落于首钢老工业园区北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名气在外 , 佳话频出 。 所以这项工业遗产今后最有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遗产案例 。 首钢滑雪大跳台“嵌入”了首钢工业园区风貌中 , 除跳台本体外 , 其配套设施全部由原有的老厂房和工业建筑修缮改造 。 设计巧妙又同步考虑了未来应用 。 这一切都有助于其成为资源再利用和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崇礼古杨树场馆群北侧 , 赛道主要分布在东西向的山谷内 。 场馆建设全过程都融入了可持续性理念 , 既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 也刻意将体育环境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 在进行赛场设计时 , 从赛道外引出一条通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遗址——古杨树段的热身赛道 。 没有破坏文化遗产的同时 , 又让长城文化元素与冬奥文化相互融合 。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灯杆施工过程中力求不移动和破坏一棵原生树木 , 针对规划赛道上原有的大树 , 特别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弯道 ,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树木与溪流 , 同时充分体现了这项源于“雪中狩猎”项目的激情与乐趣 。
北京冬奥会这些真实、完整的过程呈现 , 既是冬奥遗产成就 , 也为其中重要的典型案例、建筑群进一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体育遗产乃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
3
遗产价值 , 需要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在未来实现
依据国际奥委会给出的定义 , 奥运遗产是实现奥运会愿景的结果 , 包含所有通过举办奥运会 , 为公众、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创造的或加速带来的有形和无形长期收益 。 北京冬奥会发布的“冬奥遗产” , 体现了奥运遗产的精髓 , 显示了世界遗产运动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力和应用程度 。
冬奥遗产 , 会真正成为世界遗产吗?
奥运历史、奥林匹克精神 , 一定会在人类历史上留下重要足迹 。 多年以后 , 当生活中已经远离了高耗能、非环保、不清洁、难以持续的生活方式 , 人们一定会开始寻迹这些新生活的起点和重要节点 。 在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前 , 还从未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的奥运实践 。 此次冬奥会留下的系统、过程和细节以及体现在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等领域的价值 , 都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