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双奥”温馨家园的背后,是他们对助残事业的坚守( 三 )


在那之后 , 李楠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 , 开始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境 , 慢慢地她也研发了适合残疾人参与的心理服务活动 。 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患者令她印象深刻 , 经过2-3次的长时间交谈后 , 患者终于放下了轻生的念头 , “你放心……我也特别希望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 ”看着患者在深夜发来的短信 , 李楠这才心安 。
14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 当北京再次和奥运结缘 , 李楠难掩内心的激动 。 “2019年12月5日 , 咱们的志愿者报名通道开启 , 我那天什么事都没安排 , 一开通我就进去报名 。 ”就这样 , 她成为了第一个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 。
但幸运与遗憾却总是并行的 , 疫情的突然爆发 , 让打完疫苗产生了过敏反应的李楠最终遗憾与北京冬残奥会赛事志愿者无缘 。 虽然没能进入到场馆服务 , 但李楠依旧成为了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 。
从在助残志愿服务领域创设沉浸式培训课程 , 到展示城市无障碍建设成果 , 再到讲解应该如何帮助残疾朋友 , 李楠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
谈及从2008到2022的变化 , 李楠多次提到了“平台”这个词 。 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 , 如今已有一群人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其中 。 “对我个人来说 , 奥运圆了我的心愿 。 ”
获得“重生”的李楠是众多残障人士的代表 , 在实现人生价值后 , 她们依旧可以绽放自信的笑容 。
人士|“双奥”温馨家园的背后,是他们对助残事业的坚守
文章图片

图为2008年社区居民和残奥会运动员讲解“功夫扇” 。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供图
传承
“一回想起2008年 , 我还挺激动的 。 ”望京街道花家地南里社区书记吴长清作为北京残奥会温馨家园对外接待活动的亲历者 , 谈起那段经历依旧记忆犹新 。
其实 ,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于2007年成立的初心便是鼓励残障人士能够走出家门 , 走向大自然 , 和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 而从残障人士脸上洋溢的笑容中便可以看出 , 这个平台的搭建很是成功 。
“当时是办事处残联理事长通知我们的消息 ,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作为残奥会对外接待点 , 承担对外宣传接待任务 , 我们就非常高兴 。 ”吴长清将最初接到任务时的情景娓娓道来 。
回忆起接待时的激动场景 , 令吴长清印象最深的便是国外友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 。 在接待外国使节夫人、教练员、运动员 , 裁判员时 , 他们会观看残障人士的康复学习过程 。 而由残障人士表演的“功夫扇”更是深受国外人士的喜爱 。 “功夫扇是红色的 , 国外友人对扇子非常感兴趣 , 有些爱不释手 。 ”谈及此 , 吴长清很是自豪 。
当舞蹈队居民将自己视为珍藏品的功夫扇送与外国友人时 , 便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 外国友人仔细把玩着手中的扇子 , 坐上大巴车后和社区居民不断地挥手告别 。 “我们社区的残障人士挥手目送车辆离开 , 依依不舍地望着大巴驶去的方向 , 场景就好像昨天一样 。 ”
人士|“双奥”温馨家园的背后,是他们对助残事业的坚守
文章图片

图为2008年社区居民和残奥会运动员讲解“功夫扇” 。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供图
谈到此处 , 吴长清不禁潸然泪下 。 在她看来 , 2008年北京残奥会结束后 , 残奥会的精神便在温馨家园中流传了下来 。
“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时 , 我看到了一份报道 , 届时会在机构、社区采集冬残奥会火种 。 我当时看到‘社区’两个字 , 突然一下就激动起来了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