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世界冠军李晓霞:曾控诉教练组,退役3年生2娃,与丈夫生活滋润( 三 )



在国际上 , 李晓霞获得2006年斯洛文尼亚乒乓球公开赛女双冠军 , 第15届多哈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女双冠军 。
到2007年更是遍地开花 , 先后获得克罗地亚乒乓球公开赛女双冠军、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 科威特乒乓球公开赛女双冠军、日本乒乓球公开赛女双冠军、第18届亚州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女双冠军 。
2007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 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

这里划重点 , 也是可以说堪称重量级的成绩 , 那就是德国不莱梅世乒赛女团冠军、2007年世界杯团体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 。
到2008年 , 她更是夺取广州世乒赛女团冠军、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冠军 。
也就是说 , 李晓霞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 , 仅冠军就获得了20多个 , 可以说是拿奖拿到手软 。

这些成绩不说硕果累累 , 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 , 充分证明“北京奥运周期 , 李晓霞和王楠、张怡宁、郭跃同为重点”是一句多么正确的话 。
特别是在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 , 李晓霞历史性战胜了大姐大王楠 , 应该说 , 在此时的李晓霞入选北京奥运的前景极为光明 。
然而现实却极为骨感 , 最终人们看到的北京奥运会上场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却是王楠、张怡宁和郭跃 , 李晓霞轮为替补 。

这对于视奥林匹克为最高荣誉和终极梦想 , 而且门票近在咫尺的李晓霞来说 , 是一个极为沉重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打击 。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杆秤 , 于是人们看到当张怡宁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单金牌后 , 立即奔赴看台与李晓霞拥抱在一起 , 两人相对而泣 。
但心情却是各异 , 张怡宁是喜极而泣 , 同时有着对小师妹的安慰 。
而哭成泪人的李晓霞 , 泪则是极为复杂 , 其中应该饱含着激动、祝福、酸楚与遗憾 。

好在久经磨砺的李晓霞并没有被击倒 ,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承受这种窒息般的挫败感 。
失落、迷茫、流泪过后 , 冷静下来、摆正位置的她重新打起精神 , 继续苦练、鏖战在三尺球台 , 坚持她的夺冠之旅 。
2008年 , 李晓霞又夺得吉隆坡世界杯单打冠军 , 中国公开赛(上海站)女单冠军 , 并获得乒超联赛女团冠军 。

2009、2010两年 , 李晓霞技术功力稳步提升 。 她开始她踌躇满志向2012伦敦奥运会发起冲击 。
这时 , 王楠、张怡宁已经相继退役 , 她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第4人”或“第5人” 。
然而在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和新加坡世界杯决赛中 , 李晓霞两次负于状态奇佳的丁宁 , 她只能目送丁宁 , 向着“一姐”的宝座和大满贯的梦想更近一步 。

她仿佛又遇到了一个高“坎”无法迈过 , 以至于在国乒队内传言丁宁是李晓霞的“苦主” , 迷惘、困惑、忧郁再次向她袭来 。
这两次失利 , 使李晓霞格外郁闷 。
主要原因不是技术本身 , 而是心理素质;不是对手太强 , 而是自己太软 。
业内人士对两人的评价是:李晓霞以实力取胜 , 丁宁以应变见长 。 论绝对实力和技术内涵 , 丁不如李;但临场变化和技术衔接 , 李不如丁 。

正如李隼指导后来所说的:“你现在打到最后是打人 , 就是跟自己较劲 , 不是打技术 , 怎么把人投入到比赛当中去释放自己才是关键的 。 你的球在那儿呢!怕什么?”
当李晓霞跟自己较完劲后 , 她也终于迈过了这道“坎儿” 。
告别失落 , 解开心结后 , 在技术上进一步精雕细琢的李晓霞 , 终于在2012伦敦奥运会决赛场上彻底爆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