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骑车的人聚在一起不等于做好车协( 二 )


可能有人会怀疑说,自行车协会难道不是只有热爱骑车的人才能参加的吗?如果社团成员不怎么骑车,怎么能做好一个以骑行为核心的社团呢? 
首先从动力方面来看:其实不骑行不等不热爱骑行,因为骑行早就已经不是单纯跨上单车再蹬两脚这么简单了 。在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眼中,骑行是一种符号,它代表着青春、自由、壮行、眼界、经历、友情、热血、挑战、合作等等多种学生时代最被向往的价值的综合 。这些同学可能因为时间、身体、家长、金钱等各方面的因素不能经常参与实际的骑行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些骑行所代表价值的追求 。再者,自行车运动在高校拥有广泛的潜在受众,由于对以上价值追求的存在,自行车协会往往能在众多学生社团中吸引住大家的眼球,因而工作也会比较多样 。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对应到社团,同学们想要通过参加社团工作得到满足的需求,从下至上应为社交、被尊重、自我实现 。现在,成为车协的干事往往更能够满足这些同学对锻炼自己、满足荣誉心理、结交朋友的需求 。即能够使参与者完成“需求——牵压——付出——满足”的激励链条,那么动力肯定是会有的 。 
而从能力方面来看,有很多不骑车的同学具有运行社团的非凡能力,他们是和团委社联搞好关系的能手、是和车行老板砍价的高手、是宣传策划工作的点子王、是聚会联欢时活跃气氛的活宝···还有很多枯燥复杂需要耐心和技术的工作比如做传单海报视频报表之类的事情,所有这些工作同样出现在其他社团里边,跟骑行的关系并不是非常深,这个时候就需要这些人才出面搞定了 。就好像一部电影,骑行活动就是银幕上大放光彩的多彩场面,但这光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那些出现在字幕中默默做事的后台人员 。 
但是,协会的工作人员往往是二者兼备的,不仅是骑车的,也是有能力做协会的 。这样的结合,不几乎是各高校车协的主流吗?不是比前面讲的两种人的分开更好吗?的确,这也正是我马上要说的“兼而有之者是重点也是难点”,算是我对协会传统的一点发挥 。 
首先,正是因为有“兼而有之者”,协会首先才会存在;其次,兼而有之者,正是使协会不囿于“空有社团形式而不具其功能”、不流于“徒有单车名义而丧失其实体”的天平 。因为前者只如骑行群而已,后者则如皮包公司,对车协长远都不利;第三,兼而有之者,往往是协会精华传承的重要渠道 。以上是其重 。 
那何为其难呢?兼而有之者自具而不自觉,或者自觉程度不够 。也就是说具有这两方面能力的车协人,没有注意区别处理这两种事务的概念 。兼而有之者正因其重,对协会影响既广且大,方更应重视其难 。 
总结来说,既有其重、又知其难的人才,就是协会最需要、最应引进、最应引导新干事去成为的车协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