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天官赐福,记得做5事,忌4事,年尾也要重视,圆满接福( 二 )


迎花灯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思 。民间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 。正月十五迎花灯的习俗来源于汉文帝时期,意为点灯礼佛 。到了唐朝花灯开始盛行普及,唐代诗人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可见其热闹景象 。宋朝是花灯的全盛期,花灯不但种类繁多、千变万化,而且深入人心 。宋代花灯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华丽精巧可谓空前 。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记得做5事,忌4事,年尾也要重视,圆满接福

文章插图
除了迎花灯外,最有意思的活动莫过于猜灯谜,灯谜是以一首诗或一句话的形式贴在灯上,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猜正者有奖励 。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灯谜之处可谓是人山人海,颇受大众的喜爱,吸引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充分体现了我国独创的民间艺术的魅力 。
做4事:耍龙灯舞狮
自古以来龙就是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 。耍龙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在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 。龙灯由篾竹扎成的龙首、多节龙身、龙尾组成,外层糊纸,再画上彩色图案 。龙身每节中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 。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记得做5事,忌4事,年尾也要重视,圆满接福

文章插图
狮在民间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 。狮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 。舞狮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得比较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舞表现得很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
做5事:举火把驱虫兽
元宵节有的地方又称“火把节”,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晒谷场或乡间田野一个空旷的地方,用木柴生一堆火,每人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表示驱赶虫兽,祈祷新年获得好收成 。此活动自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而现代会用穿戴着民族服饰,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吃美食喝啤酒等活动代替 。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记得做5事,忌4事,年尾也要重视,圆满接福

文章插图
忌4事忌1事:剪头发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中的“发”与发财的“发”为一个字,因此被看作是纳财之物,正月是不能剪掉的,否则会断了财路,最好等到二月二龙头抬的时候去剪 。还有一种说法是正月里理发不吉利,会“死舅舅” 。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记得做5事,忌4事,年尾也要重视,圆满接福

文章插图
忌2事:孩子哭闹
传说正月十五是天宫大帝的诞辰之日,天宫大帝这一天会下凡赐福,如果听到孩子哭闹的话,会惹怒天宫大帝转身离去,不但接不到福,而且还有可能诸事不顺带来灾祸,所以,这一天要提前准备好,用糖果和玩具之类哄孩子开心,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天宫大帝赐的福 。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记得做5事,忌4事,年尾也要重视,圆满接福

文章插图
忌3事:出门丢东西
正月十五,赏灯、观月的人特别多,东西容易丢失,或小偷趁机浑水摸鱼 。因此外出看灯花要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尽量不要随身携带 。如果在正月十五丢东西,民间认为触了“霉头”,会把财运都给丢了,这样一年的日子将过得很艰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