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二 )


发病机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通常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 。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近年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学因素在犯罪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发现人格障碍与某些基因的多态性或基因突变存在关联 。但人的行为改变绝非单一基因变异所致,重视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体早期成长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防治尤具积极意义 。
病理生理
动物和人体实验提示 , 攻击行为与中枢五羟色胺功能呈负相关 , 即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不足是攻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有研究认为 , 五羟色胺系统可能是通过五羟色胺1A受体或1B受体来调节攻击行为[4] 。
临床表现
这类人在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务、偷窃、违纪、对抗长者、攻击人等表现 。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 , 脾气暴躁 , 自我控制不良 , 对人不坦率 , 缺乏责任感 , 与人格格不入;法纪功能较差 , 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 , 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自私自利 , 自我评价过高 , 狂热但不动人的行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 , 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 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 , 经常更换职务;缺乏良知 , 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 , 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多种形式的犯罪 , 趋向伴发药物或乙醇滥用 。
此类人一般不情愿寻求医生帮助 , 因此门诊极为少见 , 他们往往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 。有时他们被迫来就诊 , 其实大多表现紧张、抑郁、认为周围对他歧视、遭人憎恨 。这种认知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 , 甚至到成年(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减少时亦如此 , 他们与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 , 两性关系混乱 , 经常更换婚姻关系 , 对子女不闻不问 。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有较多重叠 , 他们均具有情感肤浅、情绪不稳定、高度利己主义等特点(Lion,1980)[5] 。近年来关于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和癔症三者间关系引起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 。Robins(1966)发现行为指导所咨询的反社会人格女孩到成年时诊断为癔症 。Guze等(1971)报告相当多的癔症个人史中有反社会行为 , 其家族中亦有较高的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者 。Guze(1920)注意到妇女癔症和社会病态之间高度相关 。Carethers(1975)提出“精神病态和癔症”假说 , 他认为在同样基础上 , 男性发展为精神病态 , 妇女则导致癔症 。Lilonfield(1986)推断 , 表演型人格是基础并起媒介作用 , 如为男性则发展为反社会行为 , 如为女性则发展为癔症(Briquet综合征) 。
诊断和鉴别诊断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是不难的 , 受人称赞的12种诊断标准(Cleckley , 1964;Rimmer , 1980;Hare , 1980;DSM-Ⅲ-R,1980)项目太多 , 不易掌握 。Mccord等(1956)的概括比较简洁 , 他指出这类人的特点是违法观念较差 , 行为受原始欲望所驱使 , 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 , 甚少感到羞惭 , 并且情感是歪曲的等 。Ziskind(1982)对社会病态提出5条诊断标准和5条排除指标 。5项必须的标准是冲动性、不负责任、情感肤浅、不能从既往经验或惩罚中得益和良知的损害;排除指标包括5种疾病即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脑综合征或脑损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神经症 。这一诊断易于掌握 , 但有待进一步检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