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源头是太湖吗 黄浦江源头和尽头在哪里( 二 )


吴淞江畔一景
从上述观点出发,吴淞江地理名词没有出现在中英签订的展拓英租界条约中,这背后一定有见不得阳光的阴暗 。历史事实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从上海沿吴淞江逆流而上,几乎都是来自英属的所谓冒险者、探险家、商人,他们的目的地直指苏州 。这些人习惯了这条水路,惯称吴淞江的这段区域为苏州河,其意是通往苏州的河流 。
吴淞江苏州河掠影
由此就再明白不过了:按照外国人的习惯叫法,英国用拓展英租借的方式,将这些冒险家经常来往、他们自己习惯的称呼“苏州河”写进了条约 。其产生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并有利于其“冒险、探险”活动,对中国进行大肆经济掠夺;二是剥夺了我国对本国地名的命名权,这是一种文化的侵蚀 。
儿不嫌母丑:关于母亲河定义的浅见 从人性的角度看,母亲有先后之别 。先者,亲生也,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后者,因改嫁、因再婚、因攀亲,等等情况各异,具有多重性 。基于此,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吴淞江确是上海最早的母亲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广富林遗址号称四千年的文化传承,那是上海的根脉,它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末期的文化谱系 。从这点出发,吴淞江作为始于太湖的三大河流,其流经地域的母亲河地位是历史渊源形成的 。
吴淞江苏州河畔历史遗迹展示
实用主义,废正立偏,这种母亲河的定义观念,对上海文化根脉是一种伤害 。另外,在国人透彻地了解了苏州河名字的史实真相后,再把苏州河与母亲河放在一块是不合时宜的!
两个节点三个阶段:吴淞江母亲河的弱化是这样发生的 通过以下“两个历史节点,三个历史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吴淞江母亲河功能被弱化的整个过程 。第一个历史节点是1403年 。1403年以前,即第一个历史阶段,特别是明代以前(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吴淞江是太湖的主要泄洪出海通道,黄浦江是吴淞江的支流 。这样说的依据是,黄浦江的源头是淀山湖,吴淞江的源头则是太湖;淀山湖源头是太湖 。由此可知,当时的黄浦江还只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 。
吴淞江掠影
吴淞江总长125公里,流经吴江(现江苏省苏州市管辖)、苏州(江苏管辖)、昆山(江苏管辖)、嘉定(现归上海管辖)、青浦(现归上海管辖)以及上海市区 。地理方位上,吴淞江是当时流经地域内最大的河流,自然也成为流域地区的母亲河 。那时还根本谈不到苏州河,它只是现在吴淞江流经上海的一个区段 。那时的吴淞江是长江入海前汇入长江的最后支流 。史实印证,1403年前,吴淞江是上海(当时“沪”)的母亲河,而历史上“沪”字的出现更是与吴淞江密切相关,而与当时还是支流的黄浦江没有直接的关系 。
吴淞江掠影
第二个历史阶段:上海对母亲河认知的渐变是这样发生的 从1403年到1848年的445年间,即第二个历史阶段 。当时发生在“两江”(吴淞江、黄浦江)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是:明户部尚书夏元吉,上奏明成祖朱棣,请求疏浚黄浦江,皇上准奏 。由此,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功能定位发生根本转换 。它的标志是两个方向疏浚(拓宽、挖深)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是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牵制吴淞江进入浏河,即“掣淞入浏”;二是疏浚范家浜,使吴淞江在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之后从现在的高桥港开始,疏浚黄浦向西,至现在的张华浜再转向北,从吴淞口汇入长江 。这样在事实上,就形成了“吴淞口”到“黄浦口”的转变,史称“黄浦夺淞”的典故就此出现 。上海(沪)对母亲河的再认识,也就此展开,各种演绎、研究就此出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