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戏曲 中国传统戏剧经典系列( 二 )




代表剧目:


《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其他重点知识: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
【中国五大戏曲 中国传统戏剧经典系列】

04
评剧


简介: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兴起时间: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 。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 。


代表剧目:


《金沙江畔》《拜月记》《谢瑶环》《家》《乾坤带》《凤还巢》《韩玉娘》《桃花庵》等


其他重点知识: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 。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的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 。


05
豫剧
简介:


豫剧,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


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兴起时间: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发展而成的 。


1924年,王义成在《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发表《豫剧通论》一文,文章中的豫剧是对河南省所有剧种的统称 。


代表剧目:


《黄鹤楼》《空印盒》《穆桂英挂帅》《三盗令》《断桥》《铡美案》《三哭殿》《玉麒麟》《斩黄袍》《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等


其他重点知识: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


唱腔分类:


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


角色行当分类:


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