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 二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王氏是牛李党争中的一抹〝参差烟树〞,甘之如饴地治癒着牛李党争漩涡中伤痕累累的李商隐,竭尽全力让他从之前的两段红尘奢恋和与令狐绹的人间恩怨中彻底解脱 。“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君”到底是谁,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这首诗题名为《夜雨寄北》,李商隐遭遇了巴山夜雨,旅途受阻寄给北方的朋友,有人则以为是居于北方长安家中的妻子 。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西窗”的,被认为是“西楼”、〝西厢〞、〝西园〞等词语的同源词汇 。唐人笔下西窗、西楼的背景多为月色,如秦韬玉为〝为向西窗添月色〞,韦应物〝西楼望月几回圆〞,张祜〝犹忆西窗月〞,李益〝任他明月下西楼〞 。
西窗、西楼、西厢等同源词汇,其中有一种释义是女子闺阁的代称 。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相思明月楼〞的意象,所以西窗等词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深闺情思 。如戎昱〝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温庭筠〝西窗一夕悲人事,团扇无情不待秋〞,白居易《寄湘灵》的“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
西窗的背景除了月色之外,唐代白居易有〝西窗竹阴下〞的诗句 。宋代方岳〝寄子梅花逢驿使,败人诗兴苦催逋 。夜寒梦到西窗竹,明月一床冰一壶〞,延续了白居易〝西窗竹〞的传统(当然白居易也写过《北窗竹石》,辛弃疾笔下也有〝夜雨北窗竹〞的词句) 。宋代文人笔下的西窗,相较唐人又频频凭添了〝梅〞这个意象,如〝西窗梦破梅花晓〞,〝梅阴荫西窗〞……
〝西窗梅〞,应该是〝西北有高楼,上与齐云浮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结合(当然〝西窗梅〞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明代程嘉燧便有〝梅开已盈东窗前〞的诗句) 。
李商隐之前,白居易和李益笔下的〝西楼〞就与闺情相关,与李商隐同属晚唐时代的温庭筠笔下的〝西窗〞,也与闺怨相连,所以李商隐这首诗应该是写给北方长安家中妻子的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语时〞,演化为“西窗剪烛”和〝西窗话雨〞两个重要典故 。在后来的古典诗词中频频被化用,代指对远方妻子的思念,后来也泛指亲人、朋友的相聚 。如〝烛尽西窗话不休〞,〝夜闲剪烛西窗语〞,〝辜负西窗话雨期〞,〝一夜西窗雨不闻〞……
当时李商隐已在京城长安安家,为生计奔波,李商隐不得不远赴他乡充当幕僚 。妻子王氏与前一年刚出生的儿子衮师只能滞留在长安 。柔弱不堪的妻子,娇嫩幼小的儿子都是李商隐心中焦急的牵挂 。尽管仕途的百孔千疮让李商隐心力交瘁,但一想到娇弱可人的妻子和刚刚出生才一年呀呀学语的娇儿衮师,不由得归心似箭 。
李商隐接到妻子询问归期的信,大约是在夔州(今重庆奉节)附近的时候 。当“君问归期”的时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夜雨滂沱,李商隐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答“未有期” 。妻子王氏的来信抚慰李商隐旅程受阻的寞落,然而妻子询问归期引发了他内心深处更为浓烈的无尽思念 。“巴山夜雨涨秋池”,他聆听着秋风秋雨敲打着窗户的声音,仿佛看到连绵不断的秋雨一夜之间涨满秋池 。巴山夜雨冲不进长安家中的西窗,他此时一定在肝肠寸断地唱响〝相思两地曲〞 。
“巴山夜雨”是绵延不绝的相思;“西窗剪烛”则是相依相偎的幸福 。李商隐感慨婚前对妻子虽然倾慕已久,可是长相厢守却成了他们婚姻中猝不及防的奢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纵使相思一夜天涯远,妻子王氏始终对他们的爱情执著坚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