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歌究竟都有哪些特点?( 二 )


分类
侗族大歌的种类很多 , 从形式上可分为:
这类大歌是主客双方在鼓楼中对唱 。如果客队是女的 , 主队必须是男的;否则反之 。内容以长篇叙事诗(神话、传说、故事、赞歌等)为主 。因为鼓楼大歌系男女双方对歌 , 其内容也有不少爱情故事 。
声音大歌
这类歌式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的声音为主 。可调一般较短小 。曲调多是对虫鸣、鸟叫、流水等自然音响的模仿 , 所以声音变换多 , 基本上是一首词一个曲调 。这类歌的演唱 , 一般是穿插在鼓楼大歌的演唱中进行 。声音大歌不是对唱 , 而是知多唱多 , 知少唱少 。男女声都有声音大歌 , 但女声声音大歌特别优美动听 。从江江县的“蝉歌” , 是学蝉鸣鸟叫之声 , 在侗族大歌的声音大歌中十分着名 。
侗族声音大歌 , 侗语称“嘎所” , “所”即是声音的意思 。是在鼓楼对唱的其他歌种中派生而出的独立歌种 , 是大歌音乐中最精华的部分 , 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音乐研究价值 。
声音大歌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模拟自然声音的大歌 , 第二种是纯粹炫声的大歌 。多以其模拟对象为题 , 表达男女间相互爱慕之情 , 也有叙事、说教为主题的 , 往往实词部分只有几句 , 而在后半部分虚词的拖腔中传递出意犹未尽的含义 , 唱者有意 , 听者还需细细去品 , 曲调优美 , 婉转悠扬 , 和声音响和谐 , 拉腔部分富于表现力 。
声音大歌通过丰富的和声运用 , 朴素的支声手法 , 独特的模拟技巧 , 加上侗族语言的独特韵律 , 在侗家鼓楼、风雨桥背景之下 , 与自然界的各种鸟叫虫鸣交相辉映 , 构成一幅美妙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 无异于天籁之音 ,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
叙事大歌
这类大歌一般是歌队出寨走客 , 应主人的邀请而唱 。歌较长 ,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着名的叙事歌有《珠郞娘美》、《莽岁流美》、《元东》等 。
礼俗大歌
一种是每年正、二月间祭祖母堂时 , 手拉手或手搭肩踩堂唱的歌 。另一种则是当有外寨客人来时 , 主人在村口拦路 , 主客相互盘问对唱的歌 。
童声大歌
这类大歌多系儿童游戏时所唱 。可词短小 , 节奏明朗 , 曲调欢快 , 朗朗上口 。
戏曲大歌
这类大歌一般用在侗戏的开场或收场 , 以齐唱为主 , 最后一句拉腔时才合唱 。演唱时 , 前台后台齐唱 , 气氛热烈 。
大歌的歌词结构也显示它独特的韵律格式 , 使之与音乐相协调 。每首歌包括男女对唱两个组成部分 。每部分由相对的十多段或数十段组成 , 数段又形成一个单位 。每一单位的各段最后一个音节要押韵 , 每段分上下两个小段 。每小段若干句 , 最后一句为单数音节句 , 其余各句都为双数音节句 。小段的句与句之间要押复韵 , 即第一句的末音节韵与第二句中间某一音节的韵复合 , 而第二句的末音节又与第三句的中间某一音节的韵复合 , 依次复合至末尾 。
大歌流传地区并不普遍 。它集中流传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及广西三江紧靠从江的一些村寨 。大歌都由训练有素的歌班来演唱 。传统的歌班以房族为基本单位组成的 。一般只有未婚青年才能参加 。歌班中按性别分成男班、女班 。歌班的人数无具体规定 , 最少在4人以上 , 最多达20余人 。有时一种临时性的组合也可多至五六十人 。歌班中要选拔出高声部(也是领唱)的歌手 。高音从小就开始培养 , 一般同时培养几人 。但在演唱中则不论歌班有多少人 , 唱高音的只有1人 。其他成员唱低声部 。每个歌班都由年岁较大的歌师来管理和负责教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