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弄断了刘翔跟腱? 四大原因揭真相( 二 )


不过,既然有了夺金的信心,就会制定夺金的目标,孙海平作为教练,当然就要让刘翔进行高负荷训练,以达到奥运会多赛次的比赛要求,让刘翔具备连续几次比赛保持住高水平的能力 。而且,出于安全考虑,在冬训时刘翔的大负荷训练做的较少,主要在抓起跑和前半程速度,临近奥运会也需要改善训练的针对性 。为了增强刘翔的多赛次能力,也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尤金站结束后才在莘庄基地进行的十周系统强化训练,而从五月份就开始了大负荷训练 。
孙海平曾在2012年初在淮安举行的国家队教练员内部述职会上表示,给刘翔制订了奥运会时达到12"90±0.05"的成绩指标 。这个成绩几乎是明白无误地肯定:刘翔和孙海平就是奔着奥运冠军去的——事实上,在伦敦最终夺冠的梅里特,成绩是12"92,如果刘翔能完成此前制定的成绩指标,收获金牌希望极大 。
不过,对于把刘翔“练狠了”的说法,却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看法 。逻辑上的理解为:为了让刘翔夺得奥运冠军,就必须要在最后阶段加大训练负荷;而一旦加大了训练负荷,刘翔的跟腱经过高强度拉伸,或许就会像弹簧失去弹性一样出现隐患 。
孙海平并非不担心刘翔的伤病隐患,在述职会甚至是很多公开场合他都讲道:“对我们来讲,伤病是最大的敌人 。作为刘翔来说,训练是重要的,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身体状况更为重要 。虽然到目前为止刘翔的伤病控制得较好,但随着训练的深入,负荷的逐渐加大,伤病的发生率也会加大 。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防止此问题的发生 。从训练中,能练的必须练,并在所有基础上逐渐增加负荷与难度;具有危险性的手段坚决不采用,采用改变练习形式来代替;既能练但又有一些危险的练习,要采取严格监督的措施,先用小负荷、低强度的练习来适应,确实无问题后再逐步展开 。”
此外,孙海平曾有一句“名言”在教练员圈子中引起广泛共鸣:“运动员的训练指标上去了,教练员的心脏也跳到嗓子眼了 。”
每名在国家队带队员的教练都饱受精神压力之苦,尤其是带受过重伤的运动员,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外人真没法感同身受地体会 。
所以,加大训练负荷或许是诱使刘翔跟腱出现状况的原因之一,但关于刘翔的训练业务方面,旁人不是专家,无从知晓具体手段更无法直接点评 。很多圈内教练在谈到刘翔事件时均表示不能因此苛责孙海平,谁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取得好成绩呢?
只能说,在保证训练质量和控制伤病的平衡性上,即便孙海平也无法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 。毕竟,即便如刘翔这样有天赋的运动员,也不是一架打造精良的机器,而是具有复杂变数特性的人 。

刘翔在2009年就提出了八改七,孙海平对此很慎重,起初并不同意;成绩面前,孙海平很难再坚持原先的想法,对七步上栏对跟腱的刺激也放松了警惕,并开始给刘翔安排高负荷的训练 。
采访人员从很多中国田径圈内的人士口中可以证实,七步上栏同样是诱使刘翔跟腱伤复发的原因之一 。
改变上栏步数的事,是2011年年初刘翔在德国参加室内赛时提出来的 。在杜塞尔多夫比赛前,法国《队报》的采访人员采访时曾问过刘翔这个问题 。另外,诸多世界一流高手都在采用七步上栏的技术,加上刘翔一直以来前三栏的速度偏慢也是事实,如何改进也一直是他训练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促使刘翔萌发了尝试新技术的想法 。
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微博 博客)曾就刘翔转变技术问题专门撰写博客表达自己观点:“七步和八步看似只差了一步,但实际上要做到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特别是对十几年用八步技术训练和比赛,并且已经取得过很好成绩的刘翔来说,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但刘翔能有这样的想法确实是一件令人可喜的事情,因为它表明了刘翔挑战自我、敢于创新突破、想继续在大赛中创造佳绩为国争光的决心和信心,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因此,我们必须支持他,并且想尽办法帮助他争取实现自己的梦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