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三种来历说法-各地独特的过节形式( 三 )


汉代 ,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 , 佩茱萸 , 食蓬饵 , 饮菊花酒 , 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 , 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 , 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 , 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 , 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 , 未知起于何代 , 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 , 构成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
重阳节主题 , 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 。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 更具有意义 , 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 , 在季秋九月隐退 , 《夏小正》称九月内火 , 大火星的退隐 , 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 , 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 , 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东冬的到来 , 因此 , 在内火时节 , 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 , 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 , 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 , 是家居的火神 , 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 , 九月重阳 , 使女游戏 , 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 , 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 , 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 , 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 。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 , 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 , 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 , 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 。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 , 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 , 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 , 重阳辞青 。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
相传东汉的时候 , 有一个叫桓景的人 , 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 。一天 , 费长房对他说 , 九月九日这一天将有大灾大难降临在你们家 。你现在马上回家 , 只有让全家每人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 , 袋子里装上茱萸 , 然后全家外出登高 , 喝菊花酒 , 才能躲开这一场大的灾难 。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 , 在九月初九这一天 , 全家外出登高饮酒 。晚上回家的时候 , 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都死了 。费长房说是这些动物代桓景全家受祸了 。从此 , 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 , 随着岁月的流逝 , 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 , 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 , 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 。九月九日 , 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 。此时登高远眺 , 使人心旷神怡 , 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