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表】关于二十四节气表(完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二十四节气表(完整),欢迎参阅 。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1、立春: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北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对应十二地支寅月,月建寅为一年之首 。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

2、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

3、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

4、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

5、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 , 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

6、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

7、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

8、小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 , 所以叫小满 。

9、芒种: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 。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同时 , “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

10、夏至: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 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

11、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

1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 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

13、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

14、处暑: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 。暑气就要散了 。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

15、白露: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

16、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 , 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但在天文学上规定 , 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

17、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 , 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

18、霜降: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我国大部分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

20、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雪前后,开始降雪,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岭南地区一般只有粤北的韶关、清远等地方降雪 。南方有的地区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

21、大雪:大雪前后,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

22、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 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变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 , 一天长一线 。

23、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 。冷气积久而寒 , 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

24、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 。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二十四节气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 最多相差一二天 。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 , 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 , 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 , 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

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廿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 , 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影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 , 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黄经度数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 , 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 。廿四节气 ,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