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文天祥的故事( 二 )


最有名的事迹是留下了那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朝廷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行在,指皇帝离京寄居之处)」 。文天祥奉读诏书,痛哭流涕,立即发布榜文,征募义勇之士,同时筹集粮饷 。他捐出全部家财作军费,把母亲和家人送到弟弟处赡养,以示毁家纾难 。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一支以农民为主、知识分子为辅的爱国义军在极短时间内组成,总数达3万人以上 。起兵勤王在文天祥的生活中揭开了新的一页 。
友人曾对文天祥说:「现在元军三路进兵,你以乌合之众迎敌,无异驱群羊斗猛虎 。」文天祥回答:「我也知道如此 。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竟无一人一骑应召,我万分悲痛 。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众人力量,也许能保存社稷 。」他还说: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该以死报国 。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