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极技击的误区( 三 )


太极拳难懂、难练,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习拳者都把主要精力花在拳架及推手上,而在有了相当水平后仍停留在原地,不能提高到技击阶段 。散手技击是太极拳的实践功夫.拳架推手是理论功夫,理论不在实践中检验是永远达不到实用水平的 。前辈们授拳有“打入场、打出场”之规,师父是徒弟的靶子,徒弟能打赢师父才可以出师,表明弟子已将师之所学全部学到手,要想进一步提高拳艺就必须另投高师,多方求教,反复实践检验所学 。找出不足,增补新的“营养”,方能有望成为顶尖高手(杨露禅就是一例) 。实践检验的方法,除了散手技击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因此可说检验拳艺水平高低的惟一标准就是“散手技击” 。现在许多散打爱好者,学不了多久就急于追求散打实践,基本功不扎实就急于求成,不明武术真谛,故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 。而有些太极拳爱好者则相反,练拳时间过长,散打实践较少,往往喜欢用推手取而代之,偏离正常的发展过程 。有的书中还误论太极拳技击只须练习拳架和推手的听劲、粘劲,使其敏感度极就行,这样技击时自会应付自如,无须进行交手实践检验,还用拳谚“打拳时无人若有人,交手时有人如无人”来作为自己观点的依据,实不知是错误地理解了此句的真实原意,用理论观点来代替实践是错误的 。任何事情如违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之真理,那么就必须纠正,免误后学 。
六、名家的误区
过去学拳的不易,创拳的更是不易 。如今市场经济则不同,编套路创拳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五花八门的拳种、功法层出不穷,“神功、神拳”比前辈们创造的拳种要“神”上许多,且简便易学,一学就会 。过去几年、十多年才能学好的,现在几个月、一二年就全“学会、学好”,甚至十八般兵器样样都能在几年内“精通” 。有的“名家”善于随意篡改前人套路而简化成新的拳路,堂而皇之地成为“宗师始祖”,有的以传“豆腐架子”而出名 。他们不知过去的一个拳种要增减一、二式子,都要经过反复比较,反复实践检验论证,方才定型编人拳路中,可谓慎之又慎,为的是避免贻误后人 。而今随意加减拳式已成时尚 。太极拳的流派及套路多而杂乱,无须创新了,关键是如何把前辈们的精华继承下来,提高“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 。
过去以武打天下,演变为如今以防身自卫、祛病健身为主,这是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过去许多较难练的精华绝技不可避免地受到失传的威胁,有的甚至已经失传 。加上当代科技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与武术在时间和功力上的过高要求形成了一个反差,当代人超越前辈们水平的客观条件受到了很大制约 。因此,当代的武林“高手”已很难与过去的前辈们相比较,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