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12种年龄的不同叫法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常见12种年龄的不同叫法)


榆之年形容人到晚年的时期,没有具体岁数限制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呼,如襁褓、孩提、垂髫、总角、黄口、舞勺、舞象、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等,还有古稀、耄耋、期颐等称呼 。这些称呼蕴含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期望,敦促人们珍惜每个阶段,过好每一天 。

桑榆之年并没有特指具体的岁数

,它更多的是用来形容人到晚年的时期 。

常见12种年龄的不同叫法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中国古代和传统文化中 , 年龄有着多种多样的称呼和表述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12种年龄的称呼及其含义:

常见12种年龄的不同叫法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1. 襁褓之年
    :指婴儿时期,通常指0-1岁 。此时婴儿还十分娇嫩,需要父母的呵护 。
  2. 孩提之年
    :指2-3岁的儿童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学会走路、说话 , 对世界充满好奇 。
  3. 垂髫之年
    :指4-8岁的儿童,此时他们额头上的头发下垂,未束成髻 。
  4. 总角之年
    :泛指未成年的童年时期,特别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时期 。
  5. 黄口之年
    :指10岁以下的儿童,此时他们口齿不清,语言幼稚 。
  6. 舞勺之年
    :指13岁至15岁的少年,此时他们开始学习舞蹈和武艺 。
  7. 舞象之年
    :指15岁至20岁的青年,此时他们身体健壮,如象般有力量 。
  8. 弱冠之年
    :指男子20岁,此时他们成年但还未到壮年 , 身体稍显虚弱 。
  9. 而立之年
    :指30岁,此时人应该有了稳定的职业和家庭,能够自立 。
  10. 不惑之年
    :指40岁,此时人应该对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不再迷惑 。
  11. 知命之年
    :指50岁,此时人应该知道自己的命运和使命,为之努力 。
  12. 花甲之年
    :指60岁,此时人已经步入老年,头发斑白如花样 。
除了上述的称呼外 , 还有诸多其他的称呼如古稀之年指70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指百岁等 。这些称呼不仅仅是对年龄的简单描述,更蕴含了人们对不同阶段人生的理解和期望 。

总的来说,这些年龄的称呼都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意义,提醒人们珍惜每一个阶段,过好每一天 。而“桑榆之年”作为晚年的代称 , 虽然没有具体的岁数界定,但它敦促人们珍惜晚年时光,活出精彩人生 。
【常见12种年龄的不同叫法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