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太残忍了有多开放 五代十国为什么最黑暗( 三 )


但他不知道的是 , 就是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 整个中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中华正统 , 有的只是契丹铁骑的冷血 , 有的只是汉奸贼将的无耻 , 有的只是中原百姓的哀嚎 , 还有那已经渐渐深入人心的民族悲观主义 。
冯道以元老之资 , 再度出任后汉王朝的宰相 , 他心里还仅存着一丝乐观 , 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但是现实却无情的打了所有人的脸 , 恢复中华的后汉王朝 , 不到两年就因为内乱土崩瓦解了 。
这场内乱的半个胜利者是原后汉大将郭威 , 郭威因此登上帝位开创了后周王朝 , 是为后周太祖;
另外半个胜利者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 , 他在太原建立了北汉国 , 是为北汉世祖 。
令人作呕的是这北汉世祖刘崇 , 打着延续后汉王朝正统的旗号 , 却干着向契丹称臣的无耻行径!刘崇甘愿做第二个石敬瑭 , 稍微不同的是石敬瑭是“儿皇帝”称契丹为干爹 , 他是“侄皇帝”称契丹为干叔 。
郭威是个锐意改革的好皇帝 , 他继续拜冯道为相 。在郭威看来 , 能缔造“小康之世”的五代名相 , 焉能不用?郭威很努力 , 后周王朝一改后晋、后汉的社会衰败 , 开始欣欣向荣 。
但郭威不知道是只要北汉和契丹在世一日 , 后周永远抹平不了人们心中对于这个乱世的悲观主义 。
不到四年 , 这位好皇帝郭威就去世了 , 冯道以72岁的高龄再度出任新皇帝后周世宗柴荣的宰相 。
在冯道的眼里 , 虽然柴荣也如他的养父郭威一样锐意改革 , 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乱世不会因为你而终结 , 这个老人的心里早已没有一丝乐观主义的存在了 。
公元954年 , 不听冯道及其他后周朝臣的劝阻 , 执意与北汉和契丹联军开战的后周世宗柴荣 , 因为“高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自己的威望与后周王朝再度改革的基础 。
冯道也因为这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胜利 , 忧思成疾 , 同年结束了自己仕四朝佐十帝的传奇人生 。
我想冯道忧愁的不是自己对柴荣胜利的误判 , 而是悔恨自己那深埋骨髓的悲观主义 。
柴荣的乐观主义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冯道 , 让他意识到那个意气风发志在恢复“盛唐荣光”的五代名相已经远去了 , 现在剩下的只有一个苟活朝堂圆滑世故的“不倒翁” , 他终究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
5年后 , 后周世宗柴荣带着他那未完成的梦想离开了人世 , 也带走了五代十国仅存的乐观主义 。
柴荣很乐观 , 但他不会想到 , 他想要平灭契丹的梦想是被166年之后的女真人完成了 , 他想要一统天下的梦想是被320年之后的蒙古人完成了 。
五代十国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的民族悲观主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层次的黑暗 , 哪怕在黑暗中多待一天 , 人们都会觉得漫长 , 那时的人们谁还会计较这场黑暗是持续了52年呢 , 还是持续了103年呢?
所幸今天的我们 , 是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新中国 , 那个黑暗的时代早已远去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