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什么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

【立冬吃什么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11月7日的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 , 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不同的节气都有着自己当地特色的风俗 , 立冬的历史悠久,它也有很多的饮食习俗 。那么今天我分享适合立冬节气吃的8种传统美食,营养高寓意好,助你顺利度过寒冬,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1

、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这是因为立冬正处于秋冬之交,是“交子之时”,所以这时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 。另外,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人体需要增加对各类营养的摄入 。而饺子在制作种类、营养、味道等方面可以胜任此要求,自然大受青睐 。



2

、喝羊汤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时节 , 不少人都喜欢吃羊肉 。羊肉性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 。因此,某些地区 , 有着立冬喝羊汤的传统习俗 。毕竟羊肉是一种营养又美味的东西 , 最适合炖汤喝,而且寒冷的天气下,喝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对身体好,也可以暖身体 。



3

、吃糍粑

立冬时节,农村的老百姓会在这一天打糍粑 。做好糍粑后,常向邻居、亲友互送品尝,看看谁家的好吃 。糍粑是将蒸煮后的糯米放进石臼里反复锤打,搓成团、粘着放白糖的豆粉一起吃,十分香甜 。舂糯米糍粑是要庆丰收年景,祈望来年生活过得更美好 。



4

、酿黄酒

对绍兴人来说,立冬特殊的意味在于黄酒 。从这一天开始,可以酿黄酒了!冬天气温低 , 水清冽,是最适合酿酒发酵的时节 。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而且黄酒能温中祛寒,发汗解表,对冬天容易感冒、怕冷体质的人来说 , 黄酒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



5

、吃膏滋

膏滋是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又称煎膏剂、膏方 。立冬吃膏滋是苏州人老百姓冬令进补的传统方式,对当地百姓的健康养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以每到这时候,当地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



6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用红豆和糯米加糖做成,软糯香甜 , 而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在寒冷的冬天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就特别受欢迎 。而且立冬这一天吃赤豆饭,还有防灾祛病的寓意 。



7

、吃团子

上海立冬一大习俗就是“吃团子” 。团子是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它与北方的元宵相似,又比元宵的个头大 。团子馅料有甜有咸: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葱,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熟,并放上盐等调味品 , 冷却后开始用沥干的糯米浆包团子 。



8

、吃大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意思是每天吃半根生葱,冬天也不会出现老寒腿等腿疾,走路腿下生风 。所以每到立冬,老一辈南京人会买些葱回家,蘸酱或醋或切节以香油、味精、盐拌均,或切生葱花佐食生吃 。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吃它可以抵抗冬季湿寒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