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品牌IP再次升级,浅谈其背后隐藏的人性洞察与商业逻辑( 二 )


2018年京东年货节地铁站灯箱广告
2018年京东年货节联名产品
2018年京东贺岁大电影《JOY与鹭》
为什么会有“分歧”?
因为在无需考虑消费场景的情况下,JOY无所谓是“萌宠小白狗”还是“人形小白狗” 。
然而,一旦与实际消费场景相关,执行团队顿然发现JOY必须更加人格化,更像一个人,像一个导购,像一个吃货,像一个潮酷的年轻人···做人类的各种表情及动作 。
显然,从“金属小灰狗”到“萌宠小白狗”,京东抓到了关键词“陪伴”,JOY被定位为陪伴型IP,努力成为消费者心智中消费场景的陪伴者 。可惜的是,京东没有区分“宠物陪伴”与“友人陪伴”的不同 。
根据晓IP实验室的观察,陪伴型IP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宠物陪伴型IP
经典案例:比卡超
简介:《宠物小精灵》最初是一款收集养成类游戏,后改编为动漫形式 。故事中,比卡超陪伴小智一起冒险与成长,两者是“主人与宠物”的关系 。
2)友人陪伴型IP
经典案例:哆啦A梦
简介:哆啦A梦乘坐时光机来到大熊身边,陪伴大熊成长,它拥有许多法宝,总能在关键时刻为大熊排忧解难,是大熊可靠的朋友 。
“宠物陪伴型IP”和“友人陪伴型IP”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照顾”与“被照顾” 。即“宠物陪伴型IP”倾向于被主人翁照顾(e.g.小智照顾比卡超),而“友人陪伴型IP”倾向于照顾主人翁(e.g.哆啦A梦照顾大熊) 。
回到京东品牌IP的话题……
业内人士明白,消费者有两大特征:迷惘,遗忘 。在消费场景中他们需要“被照顾”,假如有一位信得过的朋友陪伴购物,在最适当的时刻提醒你“买什么”、“去哪买”、“如何买得实惠”等,该是多么愉悦的体验呢!京东正是要将Joy打造成为这位“信得过的朋友” 。
所谓实践见真知,从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经过四年的实践,京东认识到自己需要的是一个“友人陪伴型IP”,而不是“宠物陪伴型IP”,于是本次品牌IP再升级势在必行 。
今年7月份京东APP图标升级为“人型小白狗”,只是其加强品牌IP拟人化的一个开端,截至2021年9月1日,京东在新浪微博、微信、B站等平台的账号均已全面更新为“人型小白狗”图标 。
为什么Joy要进一步拟人化,因为消费者总是迷惘的、遗忘的,他们需要“被照顾” 。Joy的定位从“陪伴型IP”进一步精细到“友人陪伴型IP”(而不是“宠物陪伴型IP”) 。
三、IP脑洞这是第01期【IP脑洞】,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京东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品牌IP的塑造?
Joy必然要“出圈”,走出京东平台,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它,喜欢它,渗透式地提高京东的品牌识别度及好感度,构建起京东的柔性增长线,最终达到提升整体经营效率的目的 。
塑造IP需要强内容,过往Joy尝试了《Joy与鹭》及《Joy与锦鲤》等短片,也尝试过与“玩具总动员”此类大IP的合作,在这些作品中Joy均以萌宠的形态出现 。
如上所述,Joy的定位从“陪伴型IP”进一步精细为“友人陪伴型IP”,在后续的内容中,Joy应该以“人形小白狗”的形态出现,演绎“友人陪伴型IP”的故事(而不是“萌宠”) 。
另外,短视频将会是各大品牌IP接下来的发力点,Joy也不例外,它将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以优质内容的形式频繁曝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