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把子是褒义还是贬义 扛把子是什么意思( 二 )


除了《水浒传》 , 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作品中也有关于打火的字样 。
《西厢记》中有一句:“咱早行一程儿 , 前面打火去” , 马致远的《黄粱梦》这本书中也有:“兀那打火的婆婆 , 央你做饭与我吃 。行人贪道路 , 你快些儿 。”其实 , 这两本书都成书早于《水浒传》 , 我们也能很直观的理解“打火”这个词的含义 。还有 , 《红楼梦》十五回:“那时秦钟正骑着马 , 随他父亲的轿 , 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 , 请他去打尖 。”
“打火”这个词的诞生可能还和明清两代的黑话有关 , 那时 , 官府严禁邪教以及一些非法社团 , 这些灰色势力没办法只好转入地下 , 为了不让官府发现 , 各自间交流都有自己的一套黑话 。像著名的“天地会” , 成员行走江湖时就把吃饭叫“打沙” , 把喝粥叫“打浪” 。黑话的诞生是为了让同属于一个组织的人能够互相辨识 , 同时也为更隐秘和安全 , 而这 , 也可能使得“打尖”这个词转变成了“打火” 。
明清时期的这些隐秘组织 , 为了诸多原因而诞生的“黑话”体系 , 对中国人的生活用词及习惯着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像我们如今所称的“扛把子”应该也是由那个时期传来 。
“打尖”这个词具体的诞生时间 , 如今 , 也难以再去考证了 。但是 , 早在清李汝珍所作的《镜花缘》这本书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 , 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 , 必杀鸡宰鸭”这样的描写 , 加上本身“尖”与“火”字形上就相近 , 人们更有可能将之误读或误写了 。
其实 , 中国还有许多字的用法及意思也和其本意有了很大的区别 , 其中 ,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讹传” 。“打尖”这个词流传的时间逐渐变长 , 流传的范围也变广 , 可能 , 到后面打尖这个词就成为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规定 。所以 , 最后也就没有人去纠结“打尖”和“打火”的区别了 , 反正大家都能够理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