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怎么样 豪森和恒瑞哪个好( 三 )


从1970年到1990年这二十年间,国内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患者数量从之前的10%上升到了21% 。
可做肿瘤药物在国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涉及的科研和资金实力太大,研发极其困难 。大企业不愿意做,因为研发风险大,市场份额又小;小企业因技术不行,想做又做不了 。
为了生存,孙飘扬一面继续做好仿制药,一面投入精力在创新药的研发上 。
为了消化之前购买的异环磷酰胺专利技术,孙飘扬带着团队先后与上海医科院、北京医工所、天津药研所等机构开展合作 。
1995年,经过三年的试生产及临床试验,国产异环磷酰胺获批上市,广泛适用于睾丸癌、卵巢癌、乳腺癌肿瘤等重症患者 。药品还于同年顺利通过美国FDA认证,立即成为国内抗癌药一款明星产品 。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靠着这款达到国际医药标准的抗癌药,连云港制药厂从苏北小厂立即成为国内抗药物领域的“领头羊”,销售额当年就过亿 。
作为当时国企的负责人,赚钱是企业赚钱,孙飘扬自己其实并没得到太多好处,还时时担心这个职位哪天说没就没了 。
就在这年,孙飘扬私下与一位香港人合资成立了一家名为豪森制药的公司 。因为自己国企厂长的身份,他让妻子钟慧娟辞职接手豪森制药的业务 。
说白了,豪森药业其实是孙飘扬留给自己的后路,夫妻俩日后的资本之路在此悄悄起步 。
1997年,孙飘扬推动药厂参与到当时轰轰烈烈的企业改制之中,改名恒瑞医药 。
这一年,身为豪森副总的钟慧娟带领团队研发出一款抗生素“美丰” 。
作为国内独家生产的新型抗生素产品,美丰面世当年销售就突破4000万,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 。
豪森制药的成功也给了孙飘扬信心,他投入两亿巨资建立了连云港研发中心,死磕肿瘤创新药的研发 。
孙飘扬心里清楚,创新药研发是很慢,可市场潜力巨大 。眼看入世在即,仿制药专利审核会越来越严,而创新药这事总得有人做,自己只要开始,就会比其他人领先一步 。
此时,借助外企带来的技术,国内药品市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仿制药大生产运动 。
国内药企通过上药交会、找大医院等途径开始慢慢崛起,哪怕有些药只赚个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可因市场需求量巨大,一样赚得盆满钵满 。
孙飘扬这时却有些犯难,搞创新药研发,钱和人都少不了,自身那点资金根本不足以应付 。
不管是研发还是维持生产,药品制造行业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况且想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好手段,还得靠股权激励 。
这些都迫使孙飘扬开始启动恒瑞医药上市计划 。
2000年,凭着在国内抗癌药物界的良好名声,恒瑞医药登陆上交所,募资4.8亿元 。
拿到钱后,孙飘扬参考美国药企标准,投资2亿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研发中心,从事创新药的研发工作 。
正是上海研发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恒瑞医药在创新药领域的进程,旗下的产品陆续拿下国内20%的抗肿瘤药市场份额 。
恒瑞才刚刚起步,妻子钟慧娟这边的发展却有些出人意料 。
豪森在钟慧娟带领下,不仅开发了众多产品,还通过FDA认证,开始将药品投入到欧美市场 。
如此高效的发展是因为豪森找到一条“捷径”,也就是在国外新药专利保护到期后立即开始仿制,生产国内最早的仿制药 。
这种行为并不违法,反而因不用承担技术风险,又享受到产品自身的红利,利润不高可市场需求量很大 。
比如影片《我不是药神》中,瑞士进口药格列宁售价高达3.7万元一瓶,即便印度仿制药也超过2000元/盒,可豪森生产的仿制药昕维,进入医保后的售价是624元/盒,立即被疯抢一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