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本草纲目不能看 本草纲目最奇葩的方子( 二 )


第四 , 药物分类科学合理 , 有条不紊 。分类的目的是既要体现学科系统 , 又要方便寻检 。不同于《神农本草经》创立的上中下三品的主观分类法 , 《本草纲目》的“纲目”重在“物以类从 , 目随纲举” 。具体又可细分为四:其一 , 以部为纲 , 以类为目 。将1892种药物按照自然属性 , 纲立十六部 , 目分六十类 。十六部依据“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原则排列 , 与生物进化学说大致吻合 。这一做法不仅为后世本草所承袭 , 也为现代动植物分类学者所珍视 。其二 , 以类为纲 , 以药为目 。由于药物种类繁多 , 要分清形状相似药物的性质而辨明其为一物还是二物及其所属类别 , 远非轻而易举的事 。类纲药目确定后 , 将近两千种药物便有了具体归属 , 读者便可“按图索骥”地查寻 。其三 , 总名为纲 , 分名为目 。如标粱为纲 , 而黄粱米、白粱米、青粱米为目 。其四 , “标名为纲 , 列事为目” 。即以药物的名称为纲 , 下列“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 “正误”、“附方”八个项目(即“事”) , 内容广泛 , 叙述精详 。采取纲目分类的原则编排 , 是当时最先进、最完备的分类方法 , 也是最容易查检的编排方法 。
当然 , 《本草纲目》并非白璧无瑕 。
首先 , 《本草纲目》是一篇综述 , 李时珍在撰写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收集者 , 把他所能接触到的所有药物都收入其中 。它把有趣的东西统统收罗起来 , 最后难免又假的在其中 , 但你只是要编一部合集 , 没有能力去逐一查证每个东西的真假 。
第二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本草纲目》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药物” , 如寡妇床头尘土、梁上尘之类 。编写本草书籍 , 大致有简、繁二途 。清代大部分本草著作 , 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 , 从《本草纲目》中选择临床常用、疗效肯定的药物 , 编撰成书 , 属于从简的写法 。而李时珍则认为 , 编写本草之书应“不厌详悉” , “凡经人用者 , 皆不可遗” , 因而多方采集 , 甚至包括一些“有名未用”的 。李时珍之“从繁” , 有其深意所在 。他曾经在评价陈藏器《本草拾遗》时说:“天地品物无穷 , 古今隐显亦异 , 用舍有时 , 名称或变 , 岂可以一隅之见 , 而遽讥多闻哉?”因此 , “不可以今之不识 , 便废弃不收” 。
第三就是有些药物性味的说法有误 , 如说铅粉无毒 , 现代药理分析为有毒 。
但是许多人借用《本草纲目》中的一些不能被当今社会所接受的东西来嘲讽本草和李时珍 。实属断章取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人部》开头有:《神农本草》 , 人物惟发 一种 , 所以别人于物也 。后世方伎之士 , 至于骨、肉、胆、血 , 咸称为药 , 甚哉不仁也 。今于此部凡经人用者 , 皆不可遗 。
可以推测他本人持着怀疑态度但是还是尽量记载下来了 , 关于这一点有知觉的朋友们都注意到了 。
所以对于评价《本草纲目》 , 可以借引鲁迅先生的看法 。上个世纪 , 鲁迅先生以“令飞”的笔名发表题为《科学史教篇》的论文 , 在谈到如何正确评价古代社会文化现象时说 , 评论某一时代的文化现象 , 不能套用今天的标准 , 而应当设身处地于当时社会 , 按照古人的思想 , 与前代、同时代所达到的水平加以比较 , 作出的评价才比较合理 。所以说 , 小疵难掩大醇 , 也无损于《本草纲目》的崇高形象和社会价值 。中医在今天饱受科学性质疑 , 但与评价《本草纲目》无关 。不能在李时珍所处的年代要求他具备今天的科学素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