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还( 二 )

此后朝廷多次委以馆阁之职,王安石皆推而未就;后来虽然与人同修《起居注》,任直集贤院、知制诰,但不久后辞职;再后来,在宋英宗在位1063—1066的时间里 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不应召 。可见他的志向不在为官,而是意在改革,如果不能改革变法,宁可不做官 。1067年,宋神宗即位,因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他为江宁知府,不久就诏为翰林学士;很快又任参知政事;1070年就拜相,主持变法 。三年,从知府到宰相,这一系列操作只是铺垫,为变法做准备 。王安石已经在家呆了太久,既然答应了重新入仕,就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怎么会刚从江宁府出来就想家呢?这是意气风发想大显身手的时候,怎么会没走出去就想着“还”呢?这怎么会是到了京城变法时提出“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呢?大好的前途在召唤,蛰伏的理想终于可以破茧而出,他会想着“还家”?所以我不赞同这个时间点,这句话也不是在此时思念家乡的意思 。二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路过瓜洲时所作 。这个就更解释不通了,自京还金陵,金陵就是江宁府,都到了瓜洲了,和京口(现镇江)就一水之隔了(京口瓜洲一水间),快到家了,钟山就只隔几道山了(钟山只隔数重山),他急的是什么呀?后面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没法解释了 。明明已经在归途中了,就差一条江,几座山的距离了,何来“何时照我还”?三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中经瓜洲时所作 。我倾向于这个观点 。虽然1074到1075短短一年,但是政治风云是瞬息万变的;朝堂之上也是风起云涌,明争暗斗 。王安石彼时闲居在家,这个“家”就是“钟山”,江宁府,自1037年王安石随父亲定居在这之后,这就成了王安石的第二故乡,从此后,除了在京任职,他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可以说他对这里的感情是非常之深厚的 。这一年,他自己亲手扶持上来的吕惠卿为了防止王安石返京威胁自己的地位,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并兴起李士宁案,想以此倾覆王安石;而且新法是“经是好经,和尚不好好念”,因为触动了大多数官宦集团的利益,他们想尽办法阻挠破坏;加之执行者层层盘剥,弊端很多,百姓怨声载道 。王安石不可能不知道,况且他第一次被罢相就是因为郑侠绘制的《流民图》描绘了新法下的百姓困苦凄惨的生活打动了皇帝,才狠心罢了他的宰相之职 。这已经严重违背他改革的初衷;加上多年来勾心斗角派别争斗,可能他也厌倦了官场 。所以王安石对这次的恢复相位,心里也应该是矛盾的 。一方面依恋家园一方面壮志未酬 。但我想前者应该占更多一些,因为此次进京,新法已经难再推行,改革派内部也四分五裂;不久后他就请辞,回到了钟山 。赴京的“京”是北宋国都,汴京、汴梁,亦称东京,就是现在的开封 。而钟山,就是现在的南京(故称金陵)紫金山 。所以这首诗开篇写景,兼具夸张,京口瓜洲只隔一水,钟山只有几重山的距离,这是没走出多远 。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岸,又是一年了 。站在瓜洲南望也是回望,心里充满了不舍和依恋,其实就是对朝廷对政敌们心有忌惮,顾虑重重,萌生退意了;问天上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拂着我回转我的家呢?他回来得够快,1076年他多次请辞未果;十月,长子病故,他坚决请辞,自此,虽然也挂着这样那样的职位,但他再没离开江宁府—他所爱的钟山,直至病故 。总结语综上所述,我认为“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意,表达了对辞官回家投老山林的向往;并且他很快就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留言: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谢谢!(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rr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爪洲一水间,鈡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耶月何時照我还 。当王安石写这首诗時,正是船停泊在爪洲,因他怀念金陵,,不能回道家去,才写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绿字,他改了十多次. 。最后才定为绿字,把江南的春天景色,以及它与春风的关系,形象地表达出來,它与以上几字相比,其一是色彩鲜明"又绿江南岸",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唤起人们的联想,春草绿時,引起了思归之情,,自然就与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紧密呼应,而且又丰富了诗的意味,可见,遇上诗眼,细细推敲,选取那些色彩,鲜明并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字,是能增加诗的感染力的,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自己的故乡呢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