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发现了什么 电磁感应是谁发现的( 二 )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发现电流具有磁效应: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
之后,众多物理学家便试图寻找它的逆效应,提出了磁能否产生电?磁能否对电产生作用的深层次问题 。
1831年,法拉第在铁环两侧分别绕两个线圈,其一为闭合回路,在导线下端附近平行放置一枚磁针,另一个线圈与电池组相连,并设置开关,形成有电源的闭合回路 。
法拉第发现,当合上开关时,磁针偏转;切断开关时,磁针反向偏转 。
这表明在无电池组的线圈中同样出现了感应电流,法拉第意识到,这是一种非恒定的暂态效应 。紧接着他做了几十个实验,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概括为5大类:
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
法拉第把这些现象统称为——电磁感应 。
有意思的是,其实早在1825年,瑞士的物理学家科拉顿便做出了类似的实验:他将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流产生 。
但是在实验时,科拉顿为了排除磁铁移动时对灵敏电流计的影响,他通过很长的导线把接在螺旋线圈上的灵敏电流计放到另一间房里 。
由于当时科学界都认为利用磁场产生的电应该是“稳定”的,所以科拉顿也认为产生的电流应该是“稳定”的 。插入磁铁后,如果有电流,跑到另一间房里观察也来得及 。
就这样,科拉顿开始了实验 。然而无论他跑得多快,他看到的电流计指针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 。
也就是说,科拉顿已经实验出了电磁感应现象,只不过科拉顿却没能亲眼看到,因为他跑得还是不够快 。
结语
上天眷顾了法拉第,而法拉第也不负众望,发明出了世界上首台发电机 。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
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因而变得的丰富多彩,但也不能随意违反交通法规的设定 。因为在交通事故里,生命实在是太脆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