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怎么养

蝗虫养殖技术和养殖的最佳时间?蝗虫养殖时间北方在阴历2月至10月中旬,南方一年四季均可养殖 。养殖技术: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 。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一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 , 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 。再按这个棚架的大?。美洳甲鲆桓鱿裎谜室谎呐镎郑?挂于棚架上 , 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 , 棚外可罩塑料布 。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 。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在气温达到25~30℃时,即可孵化,自然气温在五月上旬便到 。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2:1 , 含水量10~15%,铺2~3厘米的器皿中,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 。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 。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 。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 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 。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三龄内飞蝗喜欢群居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 , 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 , 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 。三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 。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首先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 。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 。三龄以上蝗虫可加麦麸 。1~2天清棚一次 , 保持棚内干净 。蝗虫经五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至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 , 其它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的粗长,黄褐色加深 , 雄蝗则呈现鲜黄色 。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 , 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 。棚内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 。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 , 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 。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5、蝗卵的越冬管理 蝗卵的越冬很简单,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蝗虫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 。
有哪些养殖蚂蚱的技术?蚂蚁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总科的社团性野生昆虫,别名玄驹、蚍蜉、黑蚂蚁、山蚂蚁 , 全世界分为5个科,约有260属7600余种 。在我国主要有蚁科,其次是切叶蚁科和行军蚁科,估计有千余种,分布较广 。在我国已确定的数量多、药食两用且安全无毒的蚂蚁主要是弓背蚁属(Camponotus)、蚁属(Farmica)和多剌蚁属(Polyrhachis),拟黑多刺蚁(Polrhachis vicina Roger)属亚热带、热带种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国内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和浙江等省 。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药食两用蚁,具有免疫调节、壮阳补肾、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应激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 。
打开百度App , 看更多图片
拟黑多刺蚁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的昆虫 。常将巢穴建在松树上,冬季迁移到地面越冬 。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 。蚁后:适宜温度24℃~30℃ , 当温度高于32℃或低于18℃时其产卵量会下降,直至不产卵 。卵:适宜温度26℃~30℃ 。幼虫:适宜温度24℃~32℃ 。蛹:适宜温度24℃~30℃ 。蚁巢土表适宜湿润度20%、空气相对湿度70%~85% 。主要取食活的或死的昆虫,在南方,取食松毛虫的低龄幼虫、稻纵卷叶螟等农林业害虫,有时也会取食豆类植物腺体所分泌出来的甜汁、蚜虫和疥虫的分泌物 。
1、蚁舍建设
应选室内水泥地或泥土地,大小均可 。在饲养池外围建一环形水槽,槽宽50 厘米左右 , 深10厘米左右,池内注水以防蚁逃逸 。池内搭简易木架,可分层,层高25~30 厘米,上下相通 , 每平方米可养5~10 窝 。
2、蚁窝繁殖
引种蚁窝应该有蚁王和蚁后方能繁殖 。药蚁的生长、繁殖与温、湿度的控制有密切关系,控制合理,一窝一年能繁殖150~250窝左右 。一般常规温度10~38℃,最佳繁殖温度25~30℃,环境湿度保持在80%~90%,饲养土湿度20% 左右 , 每日喷洒几次清水即可 。冬季在棚外盖塑料布或棚内用灯泡和煤炉加温 。每只蚁后日产卵30~50 粒,成活率在80%以上,一般20~60天分一次窝,分窝前大量蚂蚁出来吃食,这时在快餐盒内加入一些树叶、草、锯末、一勺白糖即可,使蚂蚁自行分窝 。
3、蚁饵投喂
蚂蚁属杂食性昆虫,人工饲养必须投喂充足可口的饵料 。包括动物性饲料:黄粉虫幼虫、蝇蛆、蚯蚓、松毛虫、蚕蛹粉和其他昆虫;植物性饲料:玉米、花生仁、甜菜叶;矿物质饲料:食盐、锌、硒等[2] 。
4、日常管理
第一、环境卫生 蚂蚁不仅吃的饵料要卫生 , 喝的水也要卫生,而且蚁室内要经常打扫 。第二、光照 每昼夜要保持15 小时的光照,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夜间用15 瓦灯泡提供光照 。
第三、空气流通 要保持蚁室内空气新鲜 。第四、防惊吓 蚁窝不能随意翻动,以免影响繁殖 。
第五、防污染 要防止农药、化肥、油漆、香烟等气味的污染 。
药用蚂蚁与非药用蚂蚁的区别
普通蚂蚁(非药用)种类很多,分布于各地,到处可见 。多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常见路边、树根周围、山坡等处做洞穴为巢 。呈社团性生活,大小不等 。一般体形都较?。丈驶坪稚?体表稍有光泽 。头部较窄,深褐色,因胸部肢体运动肌群欠发达,所以胸部稍细长  , 色浅多为黄褐色,腹部扁圆桃形,质稍软为深褐色 。其中少数的蚂蚁体内含有臭蚁素,杂醇成分,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有毒,不能入药 。
我国已知数量多、药食两用且安全无毒的蚂蚁主要是弓背蚁属(Camponotus)、和蚁属(Farmica)和多剌蚁属(Polyrhachis)[3] 。拟黑多刺蚁属亚热带,热带种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国内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和浙江,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药食两用蚁,具有免疫调节、壮阳补肾、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应激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 。1993 年在国家卫生部举办的食品新资源讨论会上,该蚁被列为食品和药品新资源开发项目 。
而拟黑多刺蚁多生长于山林地带,在松干及松树上宿窝,呈社团性生活,个别其他树也有 , 但较少 。筑巢如蜂窝,土黄色呈不规则圆形,大小不一 , 大的如同拳头,小的如同鸡蛋,有两个通口靠在树干区树枝底部 。大多数蚂蚁在蚁窝附近活动,少数分散 。此蚁每群数量多,体形肥壮,颜色乌黑光亮,头部略宽,胸部粗壮,腹部扁圆桃形较硬,光亮明显,无异臭味 , 可入药[4] 。
云南稻蝗怎么养?蝗虫是一种我们常见的害虫,它对庄稼的危害性是特别严重的,不过蝗虫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昆虫,蝗虫不但有营养价值,而且还有食疗的功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蝗虫养殖技术 。
1、场地选择: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 , 东西走向,棚养 。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 , 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 。另也应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蝗虫中毒死亡 。
2、种卵孵化:蝗虫卵很小 , 外壳很?。诜趸讨杏η崮们岱牛?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 。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蝗虫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 , 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 。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 。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 。
3、幼虫管理:刚孵化出来的蝗虫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 。所以在蝗虫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蝗虫的开食饲料 , 这样能减少幼蝗虫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
4、成虫管理: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蝗虫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蝗虫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 。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蝗虫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蝗虫采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 。三龄后的蝗虫采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鲜草让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长 。30天左右蝗虫蜕掉最后一次皮,长出了长长的翅膀,进入成年,先后开始交配产卵 。
5、成虫产卵:长出翅膀的蝗虫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了 。雌蝗虫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蝗虫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 。如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 。产卵后的雌蝗虫大都先后死掉 。自然温度下,蝗虫每年发生两代,第一代称夏蝗虫,其产卵于6月底7月初,第二代为秋蝗虫,产卵于8月底9月初 。如早春和深秋都用塑料布进行保温处理,可轻松年养三批 , 经济效益比自然温度养殖提高三分之一 。
人工养殖蚂蚱如何过冬?1、蚂蚱喜欢在阳光充足、排水性好、安静的环境下生活 , 但喜欢吃各种农作物,选择土地时 , 尽量选择没有农作物生长的向阳地养殖 。选好地后,建立一个两米高的大棚 , 并把周围密封好,然后消毒杀菌,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
2、孵化管理
(1)刚买来的蚂蚱,要放在光照充足、地面平整的棚子里,用细土掩盖 , 把棚子内的温度调整到25~30度左右,每天给予12小时的阳光照射,连续13天左右 , 蚂蚱就能孵化成功 。温度在14度以下或者40度以上的话,就会停食死亡 , 因此孵化期间必须控制温度 。
(2)另外,为了提高产卵率,在产卵期间,可在地面上先洒点水,然后铺一些杂草、麦糠等,以保证棚内湿度、温度适宜 。
3、幼虫管理
刚孵化出来的蝗虫,生命力极度脆弱 , 所以要饲喂一些小麦、嫩菜叶等,以促进其快速蜕皮 , 一般5~7天蜕一次皮,待一个月后蜕完5次皮 , 就可提供大量的食物,让其快速生长 。饲喂期间,一定不要去触碰它或移动它,以免死亡 。
4、饲养管理
在蝗虫成长期间,合理喂食有营养的食物,如小麦、玉米粒、谷子等 。
5、成虫管理
蚂蚱长成成虫后,要控制好棚内的水分、湿度及饲料 , 以促进产卵交配 。产卵期间,为了提高产卵率 , 必须控制食量 。
蝗虫草的种植技术?1.场地选择
蝗虫的生命力很顽强,所以蝗虫的养殖场地很好选择 , 但最好是在远离农作物种植的区域 。蝗虫的胆子很小,当受到惊扰时会逃跑,甚至开始绝食 。所以临近公路的地方不宜设为养殖场地 。
2.孵化管理
将蝗虫卵轻轻的撒到地上 , 然后用细土进行掩盖就可以了 。养殖大棚内的温度要一直保持在25-30度之间 。同时也要使用日光灯,将光照时间保持在每天12小时 。这样过2周,即可孵化完成 。
3.饲料管理
蝗虫需要用牧草进行饲喂,如果有条件,可以自行种植牧草 。一般来说,养殖一亩的蝗虫,需要种植2亩的牧草 。牧草的品种可以选择墨西哥玉米草、高丹草等等 。如果想要蝗虫长得快、长的肥,还需要搭配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饲料 。
4.成虫管理
蝗虫从幼虫到成虫需要4周时间 。之后就会进行交配产卵 。并且在产卵期要控制食量,这样产卵率会有所提高 。农民朋友有蝗虫的购买或销售信息,可以发布到云种养平台 。它是一个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各种农产品信息都能发布,帮助农民卖出更多的农产品 。
5.停养措施
【蝗虫怎么养】由于蝗虫是农业害虫,停止养殖之后,不能只是将大棚一拆了之 。而是要进行彻底的清除,将虫卵都杀死,避免对周边农作物造成伤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