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河蚌

怎样养河蚌?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 , 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
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 , 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 , 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
手术后暂养期管理:手术后的蚌,暂养于微流水,水质清爽的水域中 , 休复15-30天 。
在这期间 , 一般吊养后不要随意翻动,也不可离开水面,更不能开壳检查 , 以免影响其体质恢复和珠囊的形成 。如水太肥,透明度小于30厘米,则需采取措施降低肥度 。
一个月后,对暂养水域蚌进行清查,发现死蚌及时清除 , 然后再重新吊养到育珠水域 。
加强注换水与增氧:在没有流水的封闭静止水域中养河蚌时,遇高温,水浅,低压后 , 会造成缺氧死蚌 。因此必须及时加水,换水或保持水质新鲜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况下蚌,珠生长缓慢 。
饲养河蚌要晒太阳吗?不要晒太阳 。
1、养河蚌时最好能模拟它的生活环境 , 在鱼缸里放一些细沙,要及时换水,尽量让水清澈干净些 。
2、平时放在阴凉通风处,不可让它接受强光暴晒 。投喂的饲料可选腐肉,小蚯蚓 。
3、它喜欢新鲜的食物 , 最好准备沉底性的饲料,浮游生物 。只要注意水质 , 环境,投喂的食物适宜,这样就可养活 。
河蚌要养多久才吐干净沙?先把河蚌放在清水里,并在水里放点盐,这样养大约两至三天,待其吐尽沙泥后再剖开取肉,然后剔肉,再清洗蚌肉 。
把剔好的蚌肉用食盐揉搓几下 , 将粘液洗净,再次漂进水中用清水冲洗干净 。
然后蚌肉切丝,在沸水加入姜片 , 焯几分钟,然后用青红椒和各种调料爆炒即可 。
养殖河蚌怎么控制水温?河蚌在许多地方都被称为蚌壳,在水中生活都是半埋在泥沙里面,蚌壳肉也是人们餐桌上的的一盘美食 。现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人通过饲养河蚌来发家致富,在刚开始养殖河蚌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一起来解剖一下怎样养好河蚌吧 。
河蚌怎么养
养殖河蚌的水面建议在六千平方米以上最好,如果水面太小,水质的变化比较大,不适合河蚌的生长;水的深度建议在一点五米到四米,最好的深度是在二到三米;水质一定要没有污染,达到渔业的水质标准;饲养的水最好是流水,且流速不能太快,如果不是流动水,要经常进行换水保持水质新鲜,避免因为水质而造成蚌壳死亡;照射的阳光一定要充足,这样可以增加水中的氧的含量,热量也能更好地进行传递;土质的话最好是粘土,河土也可以,池子的底部也要有适当的淤泥;养殖河蚌的水域的透明度最好在三十厘米左右;水温的话在十八到二十八摄氏度最佳;发现虾子、螃蟹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理 。
河蚌怎么养
养殖河蚌可以采用笼子饲养以及一根绳子上吊两只以上或者只吊一个,笼子饲养的话最好保证里面的每只蚌壳都能接触笼底,吊养的话要及时调节吊养的深度 。养殖一段时间后,笼子和蚌壳外面经常附着大量的影响蚌壳生长的生物,要定时的清洗哦,建议一个月清理一次 。在养殖的时候,要经常检查养殖设施是否有破损,发现破损以后要马上修复,避免让经济受到损失 。
河蚌怎么养
养殖河蚌的细节许多,对于新手来说无疑是非常麻烦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养殖好河蚌可以发家致富 。其实 , 养殖蚌壳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蚌壳也不是太难养 。
野生河蚌怎么养?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 。
如面积太?。?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
【怎么养河蚌】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 。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 。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 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 。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 。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 。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 , 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 。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 。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