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育雏鸡

如何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 , 育雏失败将导致全军覆灭,所以要认真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育雏舍和各种育雏用具的准备、消毒和升温等工作,苗鸡进入前,育雏室的温度升至37℃,苗鸡的水平温度不低于37℃ 。苗鸡进来后是否马上需要开料开水,要看鸡群的实际情况而定 。如大多数小鸡开始寻找饲料吃了,可先开水后开食 。室温是否低可观察苗鸡的活动情况,苗鸡分散活动,不张嘴,说明温度适宜,苗鸡聚在一起,不愿活动或打堆,说明温度不够,应立即升温 。一般育雏室温度在7-10天开始降1℃左右,以后每2-3天降0.5℃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降的速度应放慢 , 反之加快 。整个育雏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在育雏期间按规定接种各种疫苗 。
刚出壳怎么养小鸡好呢?我们在农村养鸡??都是由母鸡带着几个月的,冷的时候躲在母鸡的肚子下面取暖,风吹雨打时候 , 都是母鸡妈妈保护在身体下的 。保持小鸡不受冷,不感冒 。就像我们为人母一样的,时刻注意孩子饿不饿,冷不冷 , 热不热?等 。母亲是伟大的 。
土鸡育雏的温度和湿度该如何控制呢?刚出壳的雏鸡保温御寒能力很差 。初生雏鸡正常体温39~41℃,当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8℃以上时 , 容易造成雏鸡死亡 。温度过低 , 雏鸡因怕冷而扎堆,影响生长发育并诱发白?。斐杉费股送觯晃露裙?,雏鸡食欲减退,大量失水,易感冒或感染呼吸道疾病以及发生啄癖,使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 。
正常情况下,第一周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3℃ 。衡量育雏温度是否合适,除了观察温度计外,更主要的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 。温度适宜时,雏鸡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 , 活泼好动,食欲良好 , 饮水适度;当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食欲下降;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拥挤、扎堆,靠近热源,并不断发出“唧唧”叫声,采食减少 。一般而言,弱雏要求温度高,强雏低;夜间高,白天低;大风降温和雨天高 , 晴天低;冬春高,夏秋低;小群育雏密度小的要求高,大群育雏密度大的要求低 。育雏期间要组织专人值班,特别在后半夜,气温最低时,因人困乏,顾不上照看热源而造成雏鸡受凉、压死的现象 。同时要严防育雏温度突然变化 , 诱发呼吸道疾病 。
肉用雏鸡脱温时间,应根据育雏季节、雏鸡健康状况及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 。一般早春、晚秋、冬季育雏可在4~6周龄脱温,晚春、初夏及早秋育雏,可在3~4周龄脱温 , 夏季育雏,只需早、晚加温几次就行了 。脱温时,要有过渡时间,可先白天不加温,晚上加温;晴天不加温,阴天、变天加温 。要逐步减少每天的加温次数 , 最后达到完全脱温 。一般脱温过渡期为1周左右 。体质差的鸡群或防疫期间,应延迟脱温 。脱温期间,饲养人员夜间要经常注意检查、观察鸡群 , 保证脱温安全 。脱温后,室温最好保持在20~25℃,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
鸡苗怎么养?(1) 严格控制育雏室内的温度 。1~2天的小鸡温度为35摄氏度~33摄氏度 , 1周龄33~30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8~26摄氏度,4周龄26~24摄氏度,5周龄24~21摄氏度 , 6周龄为21~18摄氏度,7~20周龄18~16摄氏度 。
(2) 通风换气,由于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 , 呼吸快,温度高 , 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舍内水汽、尘埃和微生物 。
(3) 控制密度 , 地面平养模式在1~2周龄在40~35只/平方米为宜,3~4周龄在30~25只/平方米为宜, 5~7周龄在25~15只/平方米为宜.
(4) 光照是影响鸡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12周龄以后的光照时间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比较明显,10周龄以前可保持较长的关照时间,使鸡体采食较多饲料,获得更好的生长 。
小鸡怎么养成活率高?要想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选择健康活泼的鸡苗;
二是购回后及时用疫苗滴鼻;
三是及时供凉开水给小鸡自饮;
四是采取保温箱集中饲养15-20天,并以全价饲料为主;
五是时常以药物预防疾?。?
六是严防鼠害和蚊咬 。
鸡苗养殖技术基本要点:
一、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 , 初饮水最好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第一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 , 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 , 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疾病 。
二、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 。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 , 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 , 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
三、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 , 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喂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 。
四、注湿意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 , 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
五、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 , 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 , 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 , 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 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6宜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
六、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病毒、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差,敞开部分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
七、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 , 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
八、注意防?。骸胺乐赜谥巍笔桥┘已眉Φ挠行Т胧唤又忠呙缡窃し兰Σ》⑸闹匾侄危怀S眯〖γ庖叱绦蛭?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疫苗;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疫苗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疫苗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
【怎么育雏鸡】只要做好以上八点,既可避免鸡场的疾病繁衍,又可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对于初次养鸡的新手来说 , 更应该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让你获得高利润,还能增强自己养殖的自信心,为以后养殖打下基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