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喂养泥鳅

在农村养殖泥鳅,养殖方法有哪些?如何科学管理?在农村养殖泥鳅,养殖方法有哪些?如何科学管理?
泥鳅曾几何时在乡间的稻田、水沟中到处都有 , 自然环境下其主要吃食一些有机碎碿、小的水生生物为主,但是随着野生数量的日渐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多 , 那在农村养殖泥鳅主要有哪些方法呢?如何科学来养殖?这一问题对于养过几年泥鳅的踏火可以给您一个简要的回复 。
泥鳅养殖就目前来说全国范围内用的较多的养殖模式主要土塘养殖、稻田套养、藕塘套养、鱼鳅混养等模式 。就养殖难度来说土塘养殖最难,因为您这是专门单一的养殖泥鳅,主要是靠产量来吃饭的,因此一般放养密度都很大,这种高度下养殖对技术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了 。而另外三种只是做为一个创收的模式来做,关于如何来养 , 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好几篇较为详细的介绍 , 有兴趣的可去翻阅 。
但是不论您采用哪种模式来养 , 从管理上来说以下这些事情必须的事前处理好,否则很难成功:
防天敌:泥鳅的主要天敌有老鼠、蛇、各种肉食性鱼类、黄鳝、各种水鸟等,因此想要养殖泥鳅的话,首先要将这些生物清理干净 , 否则最好先不要养 。做好防逃措施:泥鳅喜欢钻洞,因此养泥鳅的水体四周一定要有比较牢固的埂才行,否则很易跑掉,别外进水口和出水口这两个地方也是易跑泥鳅的地方,在放养前一定要处理好才行 。处理好水质:这个是所有水产养殖中不可少的工作 , 泥鳅在自然环境中对水质的要求相对来说比一般的鱼类要低一些,但是在高密度的养殖下,其对水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水质与鱼的矛盾,最好是定期用药来改底调水 。如是套养的话则要处理好泥鳅与其它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矛盾 。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 , 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宠物泥鳅怎么养?泥鳅养殖可在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 , 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 。挑选购买大小均匀、健壮无病害的泥鳅苗放到水池中,保持好养殖密度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 , 可以投喂水蚯蚓、小鱼、小虾、昆虫、豆饼、豆渣等 。
新民泥鳅养殖技术?【如何喂养泥鳅】泥鳅的养殖方法
一、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 , 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 。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 , 一般日投三次即可 。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 , 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
7. 秋末冬初 , 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
二、饲养泥鳅常见错误: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 。有些养鳝池投放泥鳅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
2、饲养泥鳅的器皿要够高 。如果是用池饲养,那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
3.不分季节 , 随便养泥鳅 。“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放种苗,而且泥鳅也有冬眠的习惯 。
4.不更换饲养泥鳅的水 。我们要定时向池中注入新水,如果发现泥鳅冒顶吞食空气或浮头嚎水 , 就应立即注入新水,也可用气管池中打气 , 以缓解水中缺氧 。
家庭养泥鳅鱼的方法?如果在家中饲养泥鳅,首先要给它一个足够大的生存空间 。以水族箱为例 。让它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动,身心愉悦,就能正常生长 。
2、泥鳅属于底栖类物种 , 所以在水族的底部要有所布置 。如果使用河泥当然符合它的习性 。但是容易污染水质,也会给水族的设备造成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用干净的细砂石为主 。
3、泥鳅在放入水族之前,先放在大的盆中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把所带的垃圾杂质吐出来 , 这样是为了适应水族的环境 。要注意不要和鳝鱼类一起混养 。
4、水族中的过滤及增氧装置要能够正常工作 。泥鳅同样需要流动的活水以及充足的氧气 。同时也可以放置一些水植,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的含氧量 。
5、水族中的水温要控制在25度上下,恒温的环境有利于它的生长 。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其杀菌消毒的作用 。喂食以鱼虫、小虾及合成食料为主 。
金泥鳅的饲养方法?1,准备一个合适的池塘
泥鳅的养殖肯定是离不开池塘的,这是最基础的养殖条件,但是池塘里面朋友们要保持水质清新,没有受到过污染而且水源还得充足 , 各种的排水和蓄水的功能都得齐全才行 。当然,池塘的面积最好是选择50到100平米的,深度则在50厘米左右为最佳 。这个时候大家伙还要检查池塘的这些池壁,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善,可以用一些工具把它夯实,这样就能够防止它渗漏的情况了 。池塘的底部也得有十厘米左右的淤泥 , 整个养殖场的四周,也尽量用那些石棉瓦或者是铁丝给做成围墙,这样能够防止一些其他动物进入池塘伤害泥鳅 。
2,池塘的处理工作
光准备好了这样一个池塘还不行,我们还要把池塘进行处理一下,首先,在放泥鳅苗两个月之前,先要把池塘里面的这些淤泥给深耕一遍,然后让它暴晒30天左右,再用一些生的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同时给池塘里面放上大量的肥料,但是肥料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还有生物肥 , 这样才能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整个池塘是泥鳅生长的场所,如果先前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的话 , 那么你就也不会好好的长大,同时,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疾病,那么大家伙就别想什么丰收了 , 泥鳅还有可能造成死亡 。
3,泥鳅的养殖密度
很多朋友在养泥鳅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成功,有可能是与泥鳅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 , 他们认为投放得越多产量就会越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密度 , 那么就会让泥鳅产生大量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会传染,所以,泥鳅的死亡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如果朋友们选择的泥鳅苗在三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平米投放的数量是0.1到0.2千克左右,但是随着泥鳅不断的长大,大家就要及时的减少养殖密度,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泥鳅出现损伤,也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
4,水质的管理工作
投放好了泥鳅种苗以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关心水质的问题了,因为,关系到泥鳅生长好坏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池塘里面的水质了 , 水温朋友们一定不要让它超过30度,否则会对泥鳅的生长造成不利,如果超过30度的话,就要往里面注入一些水,这样水温就能够及时的下降,但是温度也不要低于15度 , 否则泥鳅也会被冻伤 。经常性的调节一下水温,能够给泥鳅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好处 , 但是,如果想要水质更加的清澈,还要注意平常的遮阳措施,大家可以在池塘里面种上一些水葫芦还有浮萍,这样不但能够给泥鳅制造出多余的肥料,也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 。
5,泥鳅所需要的饵料
其实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 , 所以它什么都吃 , 可是 , 在泥鳅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它的幼苗期间,养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给它吃人工的饲料,尽量的给它吃些藻类还有枝角类的生物,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存活性提高 , 也能保证泥鳅的一个高产 。随着泥鳅的不断长大,饵料就可以适当的改变了,可以给它吃点鱼粉与肉粉或者动物的内脏等等,当然如果给你它适当的搀杂一些五谷杂粮的话,那么它生长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