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如何种植

黄芪有哪些施肥的技术?黄芪是一种喜肥植物,除了施足基肥,在第1年和第2年黄芪地上植株生长旺盛期、根部生长较快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 。
第1次追肥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0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对水浇施 。第2次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施尿素15千克对水浇施,或用堆肥1500千克与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铵10千克混合均匀后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 。第3次在花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5~10千克、氮肥7~10千克,促进结实和种熟 。第4次在入冬枯苗后,每亩施厩肥2000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50千克拌匀行间开沟施下,施后培土防冻 。供参考,祝中秋快乐
黄芪种子点播的优缺点?黄芪的栽培技术优点
1、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
2、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
3、施肥整地
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 , 耕翻整地时每亩施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 , 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 , 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
4、黄芪的种子处理
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 。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
(1)缺点是,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 , 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 , 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
怎样种植黄芪?【黄芪如何种植】黄芪可春播或秋播 。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每667米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 , 深翻30~45厘米,耙细整平 , 作畦或垄 。畦宽1.2~1.3米 , 畦面整成龟背形,沟深3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穴播或条播均可,穴播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 , 穴深1厘米;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1厘米,播后覆土约1厘米,镇压 。播种量每667米 1.5~2千克 。
黄芪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播前需进行催芽处理 。一般先用石碾速碾数遍,使种子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再以温水浸种;或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种皮擦伤即可带沙播种 。
黄芪福建可以种吗?黄芪福建不适合种 。
黄芪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 。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 , 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 。原苏联亦有分布 。福建地区适合种植旱半夏、射干、桔梗、栀子、金银花、百合、玉竹、厚朴、黄精、金线莲等中药材 。
中药材黄茋怎样培植?如何达到高产?黄芪 , 又名绵芪 。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黄芪分两种,一种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另一种是蒙古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种黄芪和黄芪的高产种植方法 。
一、两种黄芪的形态特征1.膜荚黄芪
膜荚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6-13对,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有白色长柔毛 。总状花序,花朵呈蝶形,黄白色 。子房被柔毛,荚果膜质膨胀,卵状矩圆形 , 有长柄,被黑色短柔毛 。
2.蒙古黄芪
蒙古黄芪小叶12-18对,宽椭圆形,下面密生短柔毛,子房及荚果无毛 。其它形态与膜荚黄芪基本相同 。
二、两种黄芪的种子特征两种黄芪的种子均为宽卵状肾形,略扁,表面呈暗棕色或灰褐色,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或黑褐色斑,表面平滑,种子的两个侧面有“凹”入,腹侧肾形“凹”入处有一污白色、中间有裂口的种脐 , 种脊不明显 。一般千粒重为5.8克左右 。
三、两种黄芪的生物学特性两种黄芪均喜凉爽的气候环境,耐寒、耐旱,忌高温,怕水涝 。适宜于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水力强,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土壤上种植 。
四、两种黄芪的通用种植方法1.施肥整地
春季土地解冻后,每亩施入厩肥3000公斤;复合肥60公斤做基肥 。然后,翻耕入土,并整平耙细 。最后,起宽1米、深30厘米的畦并开好排水沟 。
2.繁殖
可采用种子繁殖 。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 。因黄芪种子存在休眠特性,所以 , 要对之进行机械损伤或物理、化学处理 , 以促使其发芽 。
一般情况下 , 可将种子放在开水中搅拌1分钟,然后,立即加入冷水,并调节水温至40℃ 。当种子浸泡2小时后,将水倒出 , 加盖焖12小时左右,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即可播种 。
如果不想这么麻烦,也可用碾米机或手工碾磨的方式将外皮碾至灰棕色时即可播种;或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分钟捞出,并迅速用流水冲洗半小时后即可进行播种 。
3.播种
播种多采用直播法 。
春季播种在3月中下旬土地解冻后进行;夏播可在7月上中旬进行;而对于秋播来说,南方应在9月份播种,北方则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时播种 。
播种应按行距25-30厘米,深3厘米将种子与细沙拌匀后进行条播,播后,覆土并稍压实 。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量大约为15公斤左右 。
五、两种黄芪的田间管理1.间苗、定植
当苗高5厘米时开始间苗;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定植 。其中,膜荚黄芪的定植株距为10-12厘米;蒙古黄芪的定植株距为6-7厘米 。
2.中耕除草及施肥
当苗高4-6厘米时以及苗高7-8厘米时均要进行中耕除草 。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2次 。在种植后前两年,每年还要结合中耕除草施肥2-3次 , 可在5月上旬时每亩施入硫酸铵40公斤;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时每亩施入尿素10公斤;在7月上旬时每亩施入过磷酸钙30公斤、饼肥50公斤、厩肥3000公斤 。在黄芪生长两年后,每年可施肥2次,分别在越冬时每亩施入厩肥3000公斤;4月份时追施速效肥料30公斤 。
另外 , 为控制黄芪植株的高度,每年7月底必须打顶1次 。
六、两种黄芪的病虫害防治黄芪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紫纹羽病、豆荚螟、豆荚蝇和蚜虫等 。
1.白粉病
为害叶片和果实 。主要症状为叶片和果实表面有一层白粉 , 然后出现很多小黑点,严重时整株枯死 。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每半月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
2.紫纹羽病
为害根部 。主要症状为茎叶自下而上黄萎,最后全株枯死 。黄芪的根表面出现紫色菌索膜和菌核 , 并导致烂根 。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石灰水灌穴 。在播种前亩用20公斤石灰氮作基肥,或每亩用70%敌克松粉剂1.5公斤和25公斤细土拌匀后进行土壤消毒 。另外 , 注意勿连作 。
3.豆荚螟
为害果实和种子 。
防治方法:可用8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每周喷雾1次,连续喷雾2次 。
4.豆荚蝇
为害茎秆 。破开茎秆可见黄褐色虫粪,植株易折断或嫩梢逐渐枯萎 。
防治方法:发病后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每周喷雾1次,连续喷雾3-4次 。
5.蚜虫
为害嫩梢 。
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液喷雾防治 。每周喷雾1次,连续喷雾2次 。
七、两种黄芪的采收膜荚黄芪种子直播后2-3年进行采收;蒙古黄芪种子直播后3-4年进行采收 。一般均在秋季叶片枯萎后进行采收 。采收时,挖出(勿挖断)主根,勿伤根皮即可 。
八、产地加工除去泥沙、芦头及细根,晒至七成干时,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即可 。
综上所述,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共分两种 。但不管是哪一种黄芪 , 其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基本相同 。因此,只要你选择好种植品种,你就可以参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 。一般情况下 , 只要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亩产干品均可达到200公斤以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