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怎么消毒

鲫鱼病了该怎么防治?病害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 , 但近年来仍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 。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 , 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 。病原体为鲤锚头鳋 。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
预防方法:
①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lppm 。②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 , 大面积鲫鱼混养池 , 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 。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 。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一lOmL 。
1、用400克/立方米食盐+400克/立方米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全箱(池)泼洒 , 连续二次,每天一次;
2、采用5克/立方米亚甲基兰(美蓝)+05%食盐水全箱泼洒,连续二次,每天一次 。
治疗水霉病一般不需内服药物 , 若要内服可在饲料内适量添加诺氟沙星或氟苯尼考等抗菌素,用量每公斤饲料0.5-1.0克,疗程3-4天 。
水霉病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疾病 , 常发生在晚冬和早春,流行于20℃以下,在水温28℃以上很少发生 。水霉菌对寄主无选择性,能感染各种养殖鱼类 , 包括鱼卵、幼鱼和成鱼 。当鱼体受伤或被寄生虫咬伤时通过水霉菌游动孢子侵入,并在受攻击鱼体组织处吸取营养而迅速生长最终引起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鱼体组织发炎,甚至坏死 。由于水霉菌菌丝不仅寄生在鱼体表面 , 还侵入鱼体肌肉中,因此很难进行外用药物治疗,目前控制水霉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还是一些预防措施 , 如在拉网等养殖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鱼体受伤,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消毒,控制养殖密度,越冬鱼种要防止带病过冬,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隔几天增加投喂优质饲料或者投喂维生素C , 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等 。
鲫鱼的养殖:
一、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 。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 , 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 , 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
二、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 。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 , 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 。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
三、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 , 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 , 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 。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 , 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
四、日常管理 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 , 使池水肥、活、嫩、爽 。鱼种培育期间,特别是高温季节,必须经常换注新水,以防水质过肥 。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 , 后期7天换水一次,每次15— 20厘米 。在养殖过程中 , 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时追肥,原则为“少施勤施” , 每亩可施有机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 。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 。定期防病治病 。
冬天鲫鱼塘偏塘怎么办?冬季气温低,水中溶氧也会慢慢降低,很多品种的鱼类会开始进入冬眠状态,但是有的鱼却不会 , 比如鲫鱼 。在寒冷的冬季里,鲫鱼该如何养殖才能成功越冬呢?
一、改善越冬鲫鱼体质 , 提高耐寒能力
1.正确的饲料选择
鲫鱼越冬时需消耗大量蛋白质、能量,导致鱼体消瘦,抵抗力低下 。为了提高鲫鱼的越冬能力,越冬前一个月是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叫做“贴秋膘”、“育肥期” 。在“育肥期”适当选择高蛋白、高油脂、高能量的高档饲料,应一直喂到越冬前鱼停食为止 。
2.合理的饲料投喂策略
华东地区鲫鱼越冬期长,冬季停食过早会导致掉膘严重,鱼体质下降,同时胆囊充盈,肠道无食、细长、壁薄、脆弱,导致抵抗力低下 。越冬后卖鱼拉网时 , 易造成鲫鱼应激、发毛,死亡率升高 。而鱼种越冬后投饲时,鲫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抢食较猛 , 易造成鱼肠道不可逆的损伤和肠炎,鱼体抵抗力下降,为后期疾病的暴发埋下隐患 。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结合鲫鱼的生物学特性,适当在冬季“隔三差五”投喂少量饲料,保持鲫鱼肠道充盈,刺激肠道绒毛,维持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鲫鱼免疫力 。
二、池塘管理方式
1.底质管理
经过一段的养殖周期后,池塘底部积累了大量残饵、粪便 , 导致底质恶化、发黑、发臭,淤泥层厚且内藏大量病菌以及有机物腐败产生的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气和沼气等有害物质 。冬季病菌、细菌代谢减慢 , 危害相对较小,但开春后病菌、细菌繁殖快 , 导致病害增多 。为了防止鲫鱼开春后疾病暴发,在越冬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底 。能清淤的池塘应尽量清除池底淤泥 , 不能清淤的池塘,应使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 注水后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处理一次,预防冬季和开春鲫鱼竖鳞病、水霉病、赤皮病以及寄生虫病发生 。
2.水质管理
冬季养殖池塘水温低,藻类代谢缓慢,光合作用强度低,藻类代谢产生的氧气少,且消耗氨氮的速率慢,这就需要越冬池塘必须保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新水,越冬前池塘溶氧浓度不低于8mg/L , pH值保证在7.5~8.5之间 。原池水越冬的,越冬前1~2个月就要停止施有机肥 , 防止氨氮浓度过高 。越冬前要大剂量的用一次水质净化剂,进行彻底降解和驱除水体中的氨氮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 并配合消毒剂对池塘消毒 。
3.水位管理
冬季华东地区池塘表层水温较低,有时会发生结冰现象 。越冬池尽量选择向阳、水源充足、池底保水性好的池塘 。为保证鲫鱼安全越冬,需要增加水深,一般成鱼塘水深不低于1.
鱼体消毒方法是什么?消毒方法
一、鱼苗入塘前的消毒
1、清塘消毒 。就是在鱼、虾养殖池经清淤修整后,用生石灰加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 。池内留水6~10厘米深 , 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85~110克,水深1米时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80~400克,24小时后池水的pH值在11左右,可迅速清除野杂鱼虾、大型水生生物、寄生虫和细菌等 。这种消毒方法比较彻底,一般是在下鱼苗前进行,重在清除鱼塘里有害生物,避免鱼苗的死亡与侵害 。
2、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可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或药水浸泡鱼体,以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病菌和寄生虫,具体浸泡时间视水温高低、药物浓度、鱼种体质而定 。
二、饲养消毒
饲养消毒主要是对养鱼的饵料和食场进行消毒 。坚持在精饲料中拌入1%的食盐或100千克饲料拌250克“鱼血停”投喂,每月一次,连续4~5天 。在鱼病流行季节,每个食场每10~15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一次 , 也可以进行挂袋消毒 。
三、定期消毒
定期消毒就是定期的对鱼塘的水体进行消毒 。平时定期做好水体消毒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鱼、虾生长季节,每月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0~20克加水后全池泼洒1~2次,可维持池水呈弱碱性、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 有利于促进鱼、虾的生长,使水中80%~90%的絮状物吸附沉淀,有利于提高商品鱼、虾的品质和价格 。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
消毒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消毒剂的用量及使用条件
当池塘中有鱼、虾等养殖对象时,每升水中生石灰加水后的用量一般不能超过30毫克;如果水色比较淡(浮游植物比较少),用量应控制在15毫克以下;当池水的pH值大于8时,不能使用生石灰 。
二、注意补磷
长期养鱼、虾的池塘,由于经常使用生石灰,导致钙质与有效磷相互作用生成磷酸沉淀 , 致使水体中有效磷减少 。而鱼、虾的正常生长需要磷元素,因此常用生石灰消毒的鱼、虾池应经常测定磷含量并及时补磷 。
三、忌: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因为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都呈酸性 , 而生石灰是碱性,如果同时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 , 从而抵消或减弱漂白粉及含氯制剂和生石灰的使用效果 。建议使用酸碱消毒剂时,最好有一定相隔时间(最好为5天以上) 。
红鲫鱼怎么养?。?/h2>第一:鱼缸 。
先将鱼缸用高锰酸钾进行全面消毒 ,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各种过滤器材、氧泵、加热棒彻底清洗、曝晒 。再放水静养2-3天 。
要在鱼缸中增加放养量,新买来的鱼则不能按上述方法放养 , 应先在另一容器内放养7-10天 , 观察鱼体确实无病后,才能放入鱼缸中一起喂养,以防病原体带入缸中而感染健康的个体 。
(很重要) 第二:水体 。
鱼缸中的水体酸碱度以中性(PH7-7.4)为宜 。
水族箱内污浊发白的水最容易发生死鱼,出现此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或把水全部换掉 。水温一般保持在15-25℃之间最适宜 。注意水温,使冬暖而夏凉 。
(顺其自然) 第三:饵料和投喂方法。
饲食须有定时定量,宁少勿太多 。在水族箱饲养投饵时应特别注意投喂量不宜过大,根据平日观赏情况只喂七八成饱即可,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轻则造成鱼的消化不良 , 重则剩食破坏水质,晚上最好不要喂食 。
第四: 不同的鱼类尽量不养混养 。使用玻璃缸宜多放在露天,少放在室内 。见天不见日最好, 放在阳台上 。多和别人交流养鱼技巧!
鱼缸养鲫鱼十大禁忌?1.不要鱼多缸小 1升水(长宽高10×10×10厘米)养1厘米鱼 , 金鱼0.5厘米,多了会极易生病死亡 。缸在至少30厘米以上,才容易保持水质,或者根据水面面积计算鱼只的方法,热带鱼每厘米体长(不含尾鳍)需30平方厘米水面,金鱼需60平方厘米
2. 开缸养水 应先用盐消毒后洗净,缸中水要养7天后 , 放入生命力强的闯缸鱼30日,温度应在28-30之间(或入闯缸鱼后3日后加每日加硝化菌共7日,注意避光)(或以“三菌开缸”,但要注意分量适度 , 宁可少点,注意避光加气)(或在养水期间在过滤槽内浸入水中一个去皮的生虾仁,直到虾仁完全化掉) , 开缸期间有过滤的不能停,20日、最好30日以上无事后,才能正式放鱼. 另外不能让阳光直射鱼缸! 本条()中的是说给有条件需要用硝化菌的鱼或人
3.放鱼时 注意 应把鱼和袋一起入缸,15到30分后,去水和袋,裸鱼入缸 , 期间分多次在袋中加入缸中水使鱼适应 头天不喂食
【鲫鱼怎么消毒】4.换水 换水应以你的情况来定 。如有过滤可少,没过滤可多,水要晾过,每次换6分之一。冬天10到20日左右 , 夏天5到7日换水 ,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所以缸大鱼少的好处就是可少换水和缸中水质平衡好把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