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大麦虫

大麦虫怎么养?1、饲料:大麦虫的发育速度较快,一般会蜕皮10-15次,养殖大麦虫时,需要给其提供精饲料和青饲料 。
2、温度:大麦虫不耐炎热,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 。
3、湿度:需要将环境湿度保持在65-75%之间 。
4、分箱:大麦虫性情凶狠,要将其按照年龄分箱饲养 。
养殖大麦虫、面包虫需杀毒消菌吗?[互粉][互粉][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杀毒是要杀毒但是做好事项就好详细如下
大麦虫又称超级面包虫,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 。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最大体长达到6cm左右 , 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 。
1、大麦虫幼虫
大麦虫幼虫生长期-般为120~180天 , 最适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般10~15龄 。
大麦虫幼虫习性与成虫-样,但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 。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大麦虫幼虫取食 , 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幼虫喜好黑暗 。幼虫群体饲养比散居有利于生长 。由于群居互相运动磨擦,可以促进虫体体液循环及消化,增强活カ 。幼虫的饲料比较简单,初孵化出的小幼虫约2到3毫米 , 体壁柔软、颜色为白色,刚孵化出的大麦虫小幼虫因进食困难,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些细饲料,如小麦粉、大麦粉等 。
2、大麦虫蛹
大麦虫初蛹呈乳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深黄褐色 。大麦虫初蛹应及时从大麦虫幼虫中分拣出来集中管理 。要调节好温、湿度以防大麦虫虫蛹霉变,经10~13天,便羽化为大麦虫成虫 。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 , 适应的温湿度决定着羽化率,温湿度控制的越适应羽化大麦虫成虫的比例越高,最高的羽化率能达到95% 。蛹期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要乎高乎低 , 这样羽化出的大麦虫成虫很多会产生畸形,-旦羽化出的大麦虫成虫是畸形就说明无法正常交配产卵了 。
大麦虫养殖技术
3、大麦虫卵
大麦虫孵化期因温、湿度条件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 。当温度在25~30摄氏度时,大麦虫卵期约8~12天 。当温度为19~22摄氏度时,大麦虫卵期为15~20天 。温度15摄氏度以下时,大麦虫卵很少孵化 。在正常温湿度下(25度-30度)大麦虫卵的孵化周期为三到五天 , 刚孵化出来的大麦虫小幼虫体色为白色,长度在两毫米左右,能爬行但速度不快,刚孵化出的大麦虫小幼虫不能直接进食麦麸,要在孵化箱里的饲料中适量的放-些精饲料,象面粉,玉米粉等,经过两天后体色逐渐变成淡黄色,这时的大麦虫幼虫爬行速度加快,取食能カ加强 , 可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些青饲料,青饲料的比例-般是大麦虫和麦麸的六分之- 。
4、大麦虫成虫
大麦虫成虫的死亡比例很?。看位慌淌钡乃劳隽看笤荚?%左右,成虫死亡后不必及时清理出来 , 其他健康的大麦虫成虫会将其可食部分进行吞噬,刚死亡后的大麦虫成虫也是很好的高蛋白饲料,待大麦虫将其可食部分吞噬后再将无法吞噬的部分(如头部、触角、脚只)在换盘时清理出来 。
大麦虫成虫的饲养:将羽化出的大麦虫成虫放置于饲养容器内,喂给麸皮及青菜,初时虫体呈灰白色,以后渐变为浅褐色 , 经过1星期后体色逐渐变成黑褐色,这时便开始产卵 。再经过1-2个月即进入产卵盛期 。
养1000斤大麦虫要多少成本?1、大麦虫养殖成本:每生产1公斤大麦虫所需成本为8.1元 , 数据仅供参考
经济效益:大麦虫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 , 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300粒计算,经4个月饲养可产幼虫12万条,折合170公斤;考虑到养殖中的死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保守的方法计算也可得100—120公斤 。
【如何养大麦虫】税利按目前市场行情估算:
(1)按国内每公斤最低价80元算,1500公斤×80元-生产成本12150元即年可获利107850元 。(注:国内市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价格,以上所说最低价其实只能说是参考 。)
(2)国外大麦虫每条市价为15美分 , 按每公斤700条计算,价格为840元×1500公斤=1260000元 , 除以生产成本1500公斤×8.1元=12150元,即一个15平方米的饲养房,年可获利1247850元(此测算依据来自网络报道,只能作为参考 。
大麦虫冬天不加温怎样过冬?把木屑跟大麦虫放在一起是为了减少大麦虫之间的摩擦,同时也可以给大麦虫保暖 。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 。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
大麦虫应该如何进行饲养管理?大麦虫饲养与黄粉虫饲养的模式很接近,大麦虫传统饲养模式简单、省工,但在繁殖过程中 , 强调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 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对于以工厂化生产为中心,推动社会分散养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下面分5个方面予以 (1)幼虫饲养:饲养前,先在饲养箱、盒等器具内放入经纱网筛过的麸皮和其他饲料,再将大麦虫幼虫放入,幼虫密度以布满器具为准 , 最多不超过3~5厘米厚 。最后在上面铺放菜叶 , 让虫子生活于麸皮与菜叶之间,在任其自由采食 。每隔一星期左右 , 筛除一次虫粪,。
一般幼虫体长达到60毫米时颜色由黑褐色变浅,且食量减少,这是老熟幼虫的后期,很快会进入化蛹阶段 。
(2)蛹期管理:初蛹呈乳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深黄褐色 。初蛹应及时从幼虫中分拣出来集中管理 。要调节好温、湿度以防虫蛹霉变,经10~13天,便羽化为成虫 。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 , 适应的温湿度决定着羽化率 , 温湿度控制的越适应羽化成虫的比例越高,最高的羽化率能达到95% 。蛹期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要乎高乎低 , 这样羽化出的成虫很多会产生畸形,一旦羽化出的成虫是畸形就说明无法正常交配产卵了 。
(3)成虫的饲养:将羽化出的成虫放置于饲养容器内,喂给麸皮及青菜,初时虫体呈灰白色 , 以后渐变为浅褐色,经过1星期后体色逐渐变成黑褐色,这时便开始产卵 。再经过1-2个月即进入产卵盛期 。
(4)卵的收集:大麦虫卵的收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产卵筛,即在黄粉虫成虫产卵时,在产卵筛的铁纱网下垫的白纸上撒一层薄薄的麸皮 , 让虫卵从网孔中落到下面的麸皮上,一般接卵纸4天左右换一次,将换下的麸皮、虫卵放入饲养器具中 , 约经7~10天便可自然孵出幼虫 。
(5)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 在传统的小规模分散养殖模式中,对于温度、湿度没有严格控制措施,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均无标准的设备 , 只是将快进入化蛹期的大麦虫挑选出来放入准备好的孵化箱内即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