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家养螃蟹

养蟹的7个绝招?一、养蟹稻田的选择和整修
养蟹田要先择在水源丰富(最好是靠近河流和支渠)、水质清澈、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 。田块确定后,沿坝埂四周离坝1米开一条深0.6米、宽1.5米的环沟,在稻田中间挖深0.5米、宽0.8-1米的十字沟 , 沟与坝的坡度均为1:3 。养蟹田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适,一般5亩左右建一个圈,如面积较大,中间用塑料膜围栏隔开 。在稻田四周设塑料膜篱笆,高60厘米,上沿 细欠丝,每隔10厘米用钉书钉钉一下,每隔1.5-2.0米埋一立杆(木杆或竹竿均可),用以固定塑料篱笆,并使篱笆向内倾斜 。下面开浅横,将薄 膜埋实,防止蟹逃跑 。全池合围,进出水口安水泥管,管口用金属网扎紧,网眼以幼蟹不能穿过为准,安管处要关,防蟹打洞逃跑 。
二、水稻的栽培管理
1 。养蟹稻田要造反株形紧凑、叶片直立、矮杆、抗病、抗倒伏、生产性好的水稻品种,根据本地气候特点,生育期宜稍长,这样可以早插秧 、甲用药、早放苗,缩短蟹苗暂养期 。
2.育苗应采取旱育苗或软盘育苛培形式采用大 双行(50+30)×20厘米 。这种栽培形式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利于河蟹生产,水稻产量也在500公斤以上 。
3.水稻插秧 后4-5天,亩施草克星10D我 。该除草剂对鱼类致死中毒量为40ppm,每亩10克在稻田水深10厘米的情况下,浓度仅为0.15ppm,施药后25-30天投放蟹苗 。
4.插秧前施足底肥 , 亩施5公斤尿素 , 10公斤磷酸二铵 。蘖肥、调整马、穗肥各施尿素5公斤 。
5.养蟹田水质困好,营养要丰富,田间应保持10-15厘米水层,确需断水,也要保持沟内有水 。前期水温低,河蟹幼体小,投和 , 一般15天左右换一次水;后期可每隔7天左右换一次水,要经常检查排水口、进水口,严防河蟹逃跑和敌害进入 。
三、河蟹养殖
1.放苗密度 从大面积稻蟹种养实践看,一般以每亩投放0.35-0.50公斤大眼幼体为宜 。
2.蟹苗暂养 每5亩养蟹田要建0.5-1.0亩的暂养圈,在暂养圈内建暂养池,从蟹轩暂养专用 。暂养池中水深应达0.8-1.0米 , 按每立方米水体放2.0万只大眼幼体建池 。池四周留0.5米宽半台,坝上建防逃设施做到池埂水漏水,池底不淤泥 。蟹苗下池前,每亩池面泼洒75公斤生石灰 。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事注入过滤清水 。蟹苗初下的池时水深0.8米即可,池中放置从蟹苗栖息隐蔽的附着物 。如在池中拉草绳、放草把 , 还可放绿萍,既可改善水质,又可供蟹苗栖息和摄食 。按苗 体重105左右投放半 。半主要为豆浆、鱼浆、蛋黄,每天早晚各一次 。适宜大眼幼体生长的温充为18-28,如气温较低 , 可扣大棚,但必须严格注意温度,及时揭膜放风 。一般7天左右大眼幼体变态为幼蟹,此时打开暂养池 , 半幼蟹放入暂养圈阵周建防逃设施 。
3.放蟹苗 在稻田除草剂药效期过后 , 一般1个月左右向稻田放蟹苗 。可根据幼蟹逆流而上的习性 , 将暂养圈1-2个开口 , 向圈内注水,幼蟹可较为均匀的进入稻田 。
4、饲喂管理 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水草、薯类、谷类、豆饼、小鱼虾、贝类、畜禽下脚料均可做半,也可投入人工配合半 。半要求含蛋白质高,含脂肪少 。前期投喂量为河蟹总体重的5%-10%,日投喂2次 , 早晨1/3,傍晚2/3 。后勤投一为河蟹总体重的5%-8%,傍晚一次投喂 。要经常可蟹摄食情况,酌情增减投喂量 , 投喂应定点、定时,将饵料均匀撒在沟边 。
5.敌害预防 稻田养蟹 敌害主要是青和老鼠,青蛙对大眼幼体及幼蟹危害极大 。因此,在水田泡田前 , 必须把表蛙捕捉干净,然事及早挡塑料薄膜 。防治老鼠应在池四周经常更换鼠药品种,并辅以鼠捉捕 。
6、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午晚巡圈检查,了解河蟹摄食情况,水质状态,有无病害和敌害河蟹的活动情况蜕皮生长我 , 有无逃跑迹象,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7.起捕 在起捕前把沟水排干,晚上河蟹上岗,借灯火表。白天河蟹上岗时也可捕捉,待稻田中剩有少量河蟹时 , 收害水稻 , 稻摁平放,在稻打下捕捉 。起表语中的河蟹放到暂养圈暂养,在水深1米的情况,每亩可暂养河蟹250公斤 。
提高高产量养蟹
1、彻底清塘消毒
池塘应在冬季进行清整 , 抽干池水进行暴晒,清除过多的淤泥,在放养前 , 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然后进行消毒杀菌,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120-150公斤 。
2、投放优质蟹苗
投放自已培育的扣蟹,要求扣蟹体质健壮,附肢齐全 , 无伤无病,规格一致,无性早熟 。蟹种放养前 , 选择硬壳体健、活动好的蟹种,不投放腹肢僵直、中空、软壳、活力差的带病蟹种,下塘时逐个检查 , 剔除病蟹,对购进的蟹种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后再进行放养 。
3、采取“种草投螺”
种植水草既可提供河蟹栖息、避敌的场所,起到进化水质作用 , 提高河蟹的品质,种的水草以伊乐藻为主,并与水花生相结合,种植水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60%左右,移植螺蛳,在清明前一次放足,每亩放螺蛳350公斤 , 在养殖中后期还经常检查螺蛳的存塘量,发现不足时及时补充 。
1、科学投喂饵料
坚持“前期精,中间青 , 荤素搭配”的原则,早晚各1次,4-5月份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是小鱼、螺蚌肉等,6-7月份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是小麦、玉米、麸皮等 , 8-9月份高温季节投喂颗粒饲料,可搭配山芋、南瓜、水草等,养殖后期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确保河蟹吃饱吃好 。
2、加强水质调节
春季保持水深0.8-1米,高位季节1-1.2米水深,每10-15天换水1次 , 高温每天加水10-20厘米,用生石灰7-10天全池泼洒1次,每亩1米水深10-15千克调节PH值 , 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
3、加强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 , 防治结合”的原则,彻底消毒 , 每10-15天用生石灰泼洒1次,进行调水,药物预防每20天左右进行杀虫后灭菌 。
非常非常小的大闸蟹怎么养?1、首先 , 想要养殖大闸蟹的话,我们首先肯定是需要选定一个水域来养殖的,一般是湖水养殖是最好的,可以在湖边上挖一个池塘来养殖,例如:阳澄湖的大闸蟹基本上都是这样养殖的,在阳澄湖边上挖一个池塘来养殖的,水用的就是阳澄湖的 。
2、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我们需要买上一批小的大闸蟹用来养殖,一般要选择品质比较优良的大闸蟹,尤其是我们第一次养殖大闸蟹的时候,那样死亡率会低很多,这个我们是需要明白的 。
3、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我们肯定需要进行喂养的 , 不然大闸蟹基本也就很难长大的,一般的话,我们可以买一些小的鱼苗来给大闸蟹来吃 , 它们是比较喜欢吃小鱼,小鱼最好是活的 , 不然买死的鱼,那样容易导致大闸蟹死亡的 。
4、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 , 尤其是雨水比较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排水,一般在排水处一定要弄好护栏,不然大闸蟹是容易跑掉的,不排水的话 , 还容易导致水浑浊从而导致大闸蟹死亡的,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 。
5、然后 , 我们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适当的在水中放入一些水草 , 这样可以改善水域的环境,让水不至于那么浑浊 ,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然是容易导致大闸蟹死的,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
6、最后,我们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要在适当的季节进行打捞,一般在9月到11月份进行打捞,这个时候的大闸蟹的蟹黄是最多的,一般这个时候也就是很多人吃大闸蟹的时候,我们也就是卖它们的时候,之后我们再放入小的大闸蟹来继续养殖 。
家养螃蟹怎么养殖方法?操作方法
01
螃蟹在家里养殖的话需要准备一个小盆或玻璃缸 , 最好是透明的,方便观察螃蟹的一举一动,小盆里面放一些细沙;
02
加入适量的盐水,一般没过螃蟹的壳就可以了,让螃蟹可以解除空气呼吸(盐不能加的太多,加少量盐只是为了给螃蟹消毒,防止病毒);
03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你可以为他们吃鱼,生鱼、鱼干都可以,也可以喂一些红虫、虾米、螺丝·蚌肉之类的,最好经常搭配些草类喂,苦草、伊乐草等,投喂时注意要适量 , 防止过多食物沉积在底部发酵产生有害微生物,投喂时随着夏秋两季水温的变化适当调整投喂次数;
04
螃蟹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但是还是要经常拿出去晒晒太阳,切记不要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面,高温容易杀死螃蟹;
05
螃蟹喜群居,所以喂养时最好多买几只一起喂养,这样增大了螃蟹的存活率;
06
定时换水,清洗小盆或玻璃缸,每隔一段时间帮螃蟹洗下澡,帮螃蟹清洗时最好用手固定住螃蟹(小心不要被夹了),用牙刷轻轻的洗刷螃蟹全身 , 不要忘记一些死角,刷完以后用水冲一遍就可以放到喂养的盆里了;
蟹的养殖方法和技巧?1、首先在盆中放入细沙 。
2、盆中的水不能太深,浸过螃蟹壳即可,饲养时可用自来水,但需要晒一天才能使用 。
3、螃蟹可以适当晒太阳,但是不能晒太久 。
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 。常见的螃蟹有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和中华绒螯蟹(河蟹、毛蟹、清水蟹)等 。
河螃蟹在家怎么养?1.饲养的水不可以太深,最好的水深是水钢浸过螃蟹的壳 , 而且饲养的水可以用自来水,但要晒一天才能用 。
2.螃蟹也可以吃鸡鸭的内脏或者是小鱼小虾 。同时要喂一些草类的食物 。要注意为食量 , 半个小时内吃完为准,不然余下的食物会污染饲养的水 。
3.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 , 这时每天投喂一次 。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 , 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 。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 。
4.最好几只螃蟹一起饲养,这样成活率比较高 。
【如何家养螃蟹】5.如果只是养几天,那就不用那么麻烦,将活蟹装入小草包中(他是卖蟹人给的) , 回家后草包下垫个盘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在冰箱里放一个星期都可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