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散是什么

对虾肝胰脏肿大、萎缩、模糊等问题您注意了吗?如何养护好肝脏?肝脏,是所有动物至关重要的组织器官 。在水产上,鱼虾蟹得了任何疾病,都会造成肝脏的病变,甚至在治愈疾病后,肝脏迟迟不能恢复正常,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
正常对面肝脏图,大虾刚过转肝期 , 白膜已转换颜色,稍显肿大但不明显(图片来源水产前沿)
虾消化腺是一个大型致密的腺体,由于肝脏和胰脏还没有完全分离,故统称为肝胰脏 。肝胰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肝胰脏的正常与否,是对虾身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 。
在白斑(WSSV)、桃拉(TSV)等病毒性疾病肆虐中国对虾养殖业时,很少养殖户会关注对虾的肝胰脏问题 。但近几年来,由于肝胰脏肿大、萎缩、模糊、变色等病变进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对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 保肝护肝已经成为对虾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难题 。
对虾转肝期开始 , 白膜形成
为什么最近几年对虾肝胰脏如何脆弱 , 如此不堪一击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三黄散是什么】1、对虾的选育 。目前的对虾选育片面追求对病毒性疾病抵抗力、生长速度,忽视了对消化系统强化、免疫力的提高 。在能量守恒的条件下,一方面的增强必然会导致其它方面的削弱 。
2、养殖环境的恶化 。目前中国农业废水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这意味着整体农业 , 当然包括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而且,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
3、养殖密度的增大,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 , 忽视或片面取代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虾和水体的积极作用 。正是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存在,所以保肝护肝已经成为贯穿整个养殖全程的常规议题 。
一、正常肝脏与异常肝脏的对比
正常白虾肝脏一般呈黄褐色,很多时候也受食物的颜色影响,健康的肝脏下端有白色的薄膜 , 通过白膜与胃相连 。非正常白虾肝脏变红、变白、肿大或者萎缩糜烂 , 组织柔软,缺乏弹性 。显微镜下观察 , 病变肝脏细胞排列不均匀,部分或大部分脂肪化、油滴样变性 。
肝胰脏和肠道解剖图,此为肝胰脏的正常形状(图片来源水产前沿)
肝脏病变的过程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在颜色上通常表现为:黄褐色(正常)、浅红色、深红色(肿大 , 初期)、稍微发白(开始萎缩)、完全变白(糜烂,后期) 。
发病初期该病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一旦进入后期 , 肝脏发白萎缩、糜烂,白虾往往会继发肠炎病、黄鳃病、黑鳃病、烂鳃病、红体病、白斑病等疾病 。特别是病毒性疾病,很难医治 , 最好的情况也只能将病情较轻和健康的对虾保留下来,损失往往比较大 。
发病对虾,肝胰脏已明显变色 , 萎缩变形,肠道与胃皆空
二、正确有效的保肝护肝流程
1、加强营养,为保肝护肝提供内在的物质基础-添加胆汁酸
白虾保肝,应该从虾苗就开始做起 。投苗第二天开始连续投喂虾片或者酵母等营养价值较高的开口料,可保障虾的营养需求,拌料添加胆汁酸有利于肝脏健康发育 , 为正常渡过转肝期打下良好营养物质基础 。有了充足全面的营养,对虾机体才可以合成肝脏发育所需要的物质 。很多时候,营养的吸收是有相互促进作用的 , 比如部分维生素有利于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所以营养必须全面 。
2、转肝期—顺利转肝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虾的转肝期通常指由摄食天然饵料变成摄食人工饲料的过程,因食性改变 , 肝脏负担加剧,而此时肝脏同时又在快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内服保肝产品胆汁酸有很好的效果,5-7天可以看到肝脏非常的清晰饱满,肠道清晰,粪便成型 , 肝脏转的好,长得好 。
3、定期保肝—防止反复,健康肝脏需长期养护
对虾转肝后摄食量增加,肝脏虽然已经适应人工配合饲料,但因其承担了消化、解毒、调节免疫等诸多重任,负担依然很大 , 常易出现肝红、厌食等不良症状 。
建议每隔10天(从转肝期至卖虾)外泼一次保肝药物-胆汁酸,以预防肝脏发生反复性病变等问题,维护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 加强消化吸收和解毒能力 。另外实践证明,健康的肝脏通常不容易产生“白便”,因此预防对虾“白便”应该从养护肝脏开始 。
4、严格控料—减轻肝脏负担 , 有利于肝脏的维护与稳定
很多养殖户朋友在养殖过程中,有点急于求成,时常出现投料过多的情况 , 投料过多,大大加重了对虾肝脏的负担,且对池塘水质、底质形成污染 , 对虾容易应激,甚至发病 。这就是为什么偷死的虾塘经常先死的都是大虾的原因 。所以,严格控料,可以有效减轻对虾肝脏负担,对维护肝脏尤其重要 。
5、环境改良—为肝脏的发育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白虾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相对鱼来说是很高的,甚至近乎苛刻,肝脏尤其如此 。很多环境的变化,经常首先表现在虾须、虾尾部 , 以及肝脏上 。良好的环境,是对虾肝脏顺利快速发育生长 , 成功转肝的外在重要条件 。所以要定期进行水质、底质环境改良,经常培水 , 使虾塘一直处于良性的物质循环中,形成动态稳定的生态系统 。

黄骨鱼得了斜管虫有哪些症状?淡水鱼类的斜管虫病病原体只有一种,即鲤斜管虫 。鯉斜管虫属于纤毛虫门,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鳃、鳍、体表缝隙 。斜管虫病为低温季节流行?。怯忝纭⒂阒值拇蟮? ,会引起苗种严重死亡 。养殖中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 , 斜管虫病经常暴发 。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鱼的死亡率超过80%,尤其在小面积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感染最为敏感 。
斜管虫生活习性斜管虫一般生活在粪便、污水、淤泥等腐殖质丰富的水域 。适宜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8~18℃,最适繁殖水温为5~12°℃ 。当水温低到2℃时也能繁殖;在水质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28°℃时也能大量繁殖
斜管虫既可以无性繁殖 , 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 。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 。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 , 以鳃和皮肤上的黏液作营养 。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鳃和皮肤大量分泌黏液,使鱼呼吸困难,鱼体瘦弱发黑,鱼游动迟钝,随即死亡 。
症状及诊断斜管虫少量寄生时,一般对寄主危害不大 。在水温较低时 , 斜管虫在鱼鳃部爱慢繁殖,虫体活力也不强,并不表现出症状;随着水温上升,斜管虫大量繁殖,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 , 并刺激鳃和皮肤大量分泌黏液,病鱼浮于水面,大量慢游或侧卧池底,鱼体有水霉症状,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甚至可以被轻松捞岀 。随着病情的发展,日死亡量剧增 。打开病鱼鳃盖,看到鳃有一层白膜,镜检发现大量斜管虫 。鱼体发炎、发红、发黑,鱼很快死亡 。
疾病预防.苗种放养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100千克亩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増强鱼体抗病力 。鱼种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8~10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浴10~30分钟 。
泼洒生石灰后第3天 , 用鱼虫宁彻底杀灭养殖池塘的虫卵 。泼洒生石灰后第5天,用解毒调水王、高效生物粒肥或肥水精华素混合使用调水 。
入秋后用三黄散、水产用维生素C、E拌料内服,每月1次,每次连服5~7天 。此外,要长期添加一些鲜活饵料、维生素和脂类,以增强鱼体自身的抵抗力 。
经常泼洒微生物制剂、水质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以翻动底层 。
越冬前1个月左右,用复方硫酸锌粉、硫酸铜等杀灭鱼体上和水体中的寄生虫,次日用二氧化氯、解毒浄水宁全池泼洒 。第5天 , 用高效生物粒肥和过磷酸钙15千克庙混合后加水拌匀,完全溶解后在晴天中午贴近水面全池泼洒 。
治疔方法斜管虫病的发生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 ,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一定要改善水质,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疾病控制后,要视情况进行肥水 , 可用高效生物粒肥和过磷酸钙15千克庙迸行处理 。
药浴,鱼种或亲鱼如发现有病原体,用8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约30分钟;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C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
用0.7毫克的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第2天可用葡萄糖200克、水产用∨C全池泼洒,以增强鱼体质 。考虑鱼苗体质较弱,抗药性差,用0.35~0.4毫克升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两天 。

膝盖滑膜炎,辅助膏药用哪一种比较好? 只限于国药准字的,谢谢?答: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或三黄散等,应用碘胺药或抗生素 。已有脓液的,可在甲沟处作纵形切开引流 。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围时 , 可在两侧甲沟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片翻起 , 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或乳胶片引流 。如甲床下已积脓 , 应将指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 。拔甲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甲床 , 以免日后新生指甲发生畸形 。引起甲沟炎还是应该去医院的外科就诊,确诊后手术治疗,这是一种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
罗氏虾滴星病怎么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罗氏虾滴星病怎么治?
1发病情况及危害性 。(发病情况)池塘养殖罗氏虾大部分采取轮放、轮捕的模式,即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各投一次虾苗,每亩放苗量在10万尾左右 。3月份放养6万尾/亩、4月份放养4万尾/亩,养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开始轮捕5、6cm以上的成虾,5cm以下的幼虾及6cm以上的软壳虾都放回原塘继续饲养,过10天左右再拉网销售,如此重复10次左右,该年度养殖结束 。在养殖中后期,即从7月份开始 , 部分池塘出现虾零星死亡的情况,我们虾农称之为(滴星?。?。养殖前期没有此种现象,一般是发生在虾塘拉网后 , 因此也有虾农认为是(拉网综合症)虾农认为,将此病称作罗氏沼虾(肝胆综合症)更为准确 。(2)病虾症状:病虾靠边侧卧 , 受刺激能迅速躲避 。死亡的以成虾(6cm以上)最多,死虾的肥满度较好 , 通常是软壳虾 。肉眼观察病虾 , 虾体有轻微水肿现象,体表无外伤或轻度断肢断须,无明显病症,少数病虾的鳃上有绿藻附着,肌肉有白浊现象 。检查虾的肝膜,发现严重病变 , 肝肿大、发白,严重的发生腐烂,且有粘稠状透明分泌物 , 镜检病虾肝细胞都有肿胀现象 。一般此病爆发前虾进食良好,且前期生长迅速 。一口20-3O亩的虾塘,死亡量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严重的在50kg以上应激反应强 , 一旦拉网、下挽水、气温变化等,死亡量增加 。(3)流行情况及危害性:该病是爆发性疾?。⒉】臁⑽:Υ?nbsp;, 发病范围广,防治难 。通常是进入6月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尤其是拉网使池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该病大量爆发,已成为目前影响高罗氏虾养殖发展的主要病害 。
台风“利奇马”袭前、袭后 , 养殖户该如何应对?谢谢邀请,三省坡天堂很高兴来解答;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利奇马”造成的损失 , 养殖户在应对风暴雨天气时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实施紧急救助,及时、妥善组织开展防灾减损工作 。
1、防风:抓紧畜禽圈舍排险加固,拉好卷帘,防止风大掀翻畜禽舍屋 。
2、防洪:暴雨来监前,彻底清理畜禽场排水系统 , 确保水沟排水顺畅,池塘可提前适当放水,以免雨水聚过猛而满溢,导致洪水蔓延 , 池鱼流失 。养殖场场建在半山腰的,暴雨天气需小心泥土滑坡 。
3、还要储备3~5天的饲料,以防洪水冲击后道路不通,饲料运不进去 。
台风灾后养殖户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方案
1、清理好现?。?保持空气流畅:洪灾后,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被洪水冲刷出来,容易造成动物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因此 , 要紧急清理好现?。?搞好环境卫生,加大栏舍通风引流 。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工作 。
2、严格消毒工作:认真清扫养殖环境地面并全面消毒,选用消毒液喷雾或生石灰泼撒 , 消毒范围包括栏舍外围及饲喂用具清洗消毒 。
3、加紧养殖栏舍修复:对因灾损坏严重的栏舍,要抓紧修复 。特别注意栏舍的坚固性,同时要综合考虑当前高温防暑降温工作 。
4、确保养殖饮水安全:要供给充足、清洁、卫生的饮水 。养殖场饮用水源消毒,饮水消毒药物应选用效力强、毒性小、无残留的消毒剂,做到安全有效消毒 。
5、加强畜禽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加精饲料喂量,少添勤喂 。合理搭配青、精、粗饲料 , 日粮组成尽量营养全面 。增加蛋白质含量及免疫增强剂等 。
6、加强畜禽疾病防疫工作,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