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泥鳅的过程 泥鳅如何饲养

泥鳅如何饲养 , 泥鳅怎样在家养?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 。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 。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
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 。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 。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 。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 。每隔10天 , 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 。
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 。每10天换水1次 。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苑烙悴〈?。
养小泥鳅的过程?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 , 饲养在适24—27℃的水温范围 。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 。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 , 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 。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 , 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 , 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 , 利于继养和高产 。
6.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
7.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
黄金鳅怎么养?下面是黄金泥鳅的养殖方法介绍
1,准备一个合适的池塘
泥鳅的养殖肯定是离不开池塘的,这是最基础的养殖条件,但是池塘里面朋友们要保持水质清新,没有受到过污染而且水源还得充足,各种的排水和蓄水的功能都得齐全才行 。当然,池塘的面积最好是选择50到100平米的,深度则在50厘米左右为最佳 。这个时候大家伙还要检查池塘的这些池壁,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善,可以用一些工具把它夯实,这样就能够防止它渗漏的情况了 。池塘的底部也得有十厘米左右的淤泥 , 整个养殖场的四周,也尽量用那些石棉瓦或者是铁丝给做成围墙,这样能够防止一些其他动物进入池塘伤害泥鳅 。
2,池塘的处理工作
光准备好了这样一个池塘还不行,我们还要把池塘进行处理一下,首先,在放泥鳅苗两个月之前,先要把池塘里面的这些淤泥给深耕一遍,然后让它暴晒30天左右,再用一些生的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 , 同时给池塘里面放上大量的肥料,但是肥料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还有生物肥,这样才能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整个池塘是泥鳅生长的场所,如果先前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的话,那么你就也不会好好的长大,同时 , 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疾?。?那么大家伙就别想什么丰收了,泥鳅还有可能造成死亡 。
3 , 泥鳅的养殖密度
很多朋友在养泥鳅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成功,有可能是与泥鳅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投放得越多产量就会越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密度,那么就会让泥鳅产生大量的疾病 , 而这些疾病往往会传染,所以,泥鳅的死亡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如果朋友们选择的泥鳅苗在三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平米投放的数量是0.1到0.2千克左右 , 但是随着泥鳅不断的长大,大家就要及时的减少养殖密度 , 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泥鳅出现损伤,也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
4 , 水质的管理工作
投放好了泥鳅种苗以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关心水质的问题了,因为,关系到泥鳅生长好坏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池塘里面的水质了,水温朋友们一定不要让它超过30度,否则会对泥鳅的生长造成不利,如果超过30度的话 , 就要往里面注入一些水,这样水温就能够及时的下降 , 但是温度也不要低于15度,否则泥鳅也会被冻伤 。经常性的调节一下水温,能够给泥鳅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好处 , 但是,如果想要水质更加的清澈 , 还要注意平常的遮阳措施,大家可以在池塘里面种上一些水葫芦还有浮萍,这样不但能够给泥鳅制造出多余的肥料,也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 。
5,泥鳅所需要的饵料
其实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所以它什么都吃,可是 , 在泥鳅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它的幼苗期间,养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给它吃人工的饲料,尽量的给它吃些藻类还有枝角类的生物,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存活性提高,也能保证泥鳅的一个高产 。随着泥鳅的不断长大 , 饵料就可以适当的改变了,可以给它吃点鱼粉与肉粉或者动物的内脏等等,当然如果给你它适当的搀杂一些五谷杂粮的话 , 那么它生长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 。
泥鳅养多少天才合适?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 。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 , 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 。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 。
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25分钟 。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 , 如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 。
周转箱怎么养泥鳅?一、箱子制作
规格1米×1米×1.5米,空间容量为1.5米3 。在一侧或两侧设置直径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安装2毫米的金属网目 。箱底填充粪肥、汲土(或一层稻草一层泥土),最上层为泥土,保持箱内水深约30~50厘米 。木箱可放在向阳流水处,使水从一个孔流入 , 另一个孔排出 。几只箱可联在一起,搞联箱生产 。
二、放养密度
每箱可放长3厘米以上的鳅种1~1.5公斤 。
三、饲养管理
1、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木箱流水养殖泥鳅 , 以人工饵料为主 。饵料有鱼粉、动物内脏、猪血粉、豆饼、麦麸、酱糟、菜籽饼等植物性饵料 。配合饵料由50%小麦粉、20%豆饼粉、10%米糠粉、10%鱼粉或蚕蛹粉、7%血粉、3%酵母粉构成 。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饵料,饵料量为箱内泥鳅体重的1%~2% 。
2、泥鳅食欲与水温腾,要根据季节和温度调整动、植物性饵料比例和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必须占总量的60%~70% 。水温为23℃~28℃ , 植物性饵料应占30%~40% 。一般每天喂食2次,上午7~8点全天喂食量的70%,下午1~2点喂食30% 。水温在15℃时饮食,随着温度的上升,饵料量也逐渐增加 , 一般为7%~8%,水温在30℃以上或10℃以下,必须少投入或停止饮食 。
四、鳅病防治
1、为了预防鳅病的发生,在保证饵料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应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定期消毒箱 。
2、如果发现肠为病 , 可以在10公斤的饵料中投入20克痢特灵,每天投入2次,连续投入3~5天 。
3、赤鳍病对泥鳅的危害极大,泥鳅感染此病后,鳍、腹部皮肤和肛门周围充血、溃烂 , 尾巴、胸鳍变白并烂掉 。发现该病后,立即用0.1/10000浓度的四环素药液浸泡洗鳅体1~2小时,或者用0.2/10000浓度的痢特灵药浴24小时,或者用0.04%(药物占鱼体重的比例)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连续3天喂食 。
4、发现水霉病时,用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或者用4×10-6硫酸铜溶液浸泡20~30分钟 。
5、如果发现寄生虫病,可以使用0.7×10-6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5:2)联箱遍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 。
五、注意事项
【养小泥鳅的过程 泥鳅如何饲养】下雨的时候 , 要防止箱子的水溢出,防止泥鳅逃跑 , 防止农药、化肥污染水进入箱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