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中养殖量最少的 乌鱼水花怎么养

乌鱼水花怎么养 , 为什么养青鱼的少?在“四大家鱼”中,青鱼的养殖量确实是最少的,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报表显示:2018年,我国四大家鱼的养殖量为1315.1万吨,占淡水鱼类年养殖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养殖量最大的是草鱼达到了550.4万吨,其次是鲢鱼有385.9万吨,第三是鳙鱼309.6万吨,最后才是青鱼 , 只有69.13万吨,也就是草鱼的年养殖量是青鱼的接近8倍,就算排名第三的鳙鱼养殖量也是青鱼的接近5倍 。
图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但是,青鱼是四大家鱼之首,它有着多个其他三种鱼无法比拟的优点 。首先,青鱼的价格是四大家鱼中最高的,其价格甚至是其他鱼类的1-2倍;
其次,青鱼是四大家鱼中体型最大的,从目前记录看,最大的鲢鱼体重为38公斤,最大的鳙鱼体重不足50公斤,最大的草鱼体重在40公斤左右,而最大的青鱼体长达到了1.76米 , 体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4公斤 。
既然青鱼价格高、体型大,为何却是四大家鱼中养殖量最少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青鱼王”标本
奇妙的组合“四大家鱼”是指鲤科下的青、草、鲢、鳙四种鱼类,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四大家鱼”,除了它们本身具备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外,还要感谢一下鲤鱼,因为在四大家鱼出现之前,鲤鱼“一家独大”是我国最常见、产量最大的淡水鱼类 。
但是,到了唐朝,由于执政者姓李,而李的读音又同鲤,所以,从唐朝开始直接将鲤鱼列入了禁养、禁食鱼类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吃鱼大国,所以鲤鱼的禁养对当时的市场冲击很大,造成了巨大的淡水鱼类养殖缺口 。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鲤鱼的替代品,而当时在我国几乎全水域分布且体型较大的鲤科鱼类成为了首选,而在鲤科下世界范围内一共有3700多种不同的种类,为何就偏偏选中了“青草鲢鳙”呢?除了上面说到的生长速度、适应能力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几种鱼可以混养,而且互不打扰 。
其中草鱼是一种草食性的鱼类,以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而且通常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而鲢鱼和鳙鱼的习性相似,都属于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 它们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 。
最后是青鱼,它们属于肉食性的鱼类 , 主要以螺蛳、蚌、蚬等带壳的软体动物为食,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所以,一个鱼塘里,能将草鱼、鲢鱼或者鳙鱼以及青鱼混养,这大大提高了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 , 它们属于一个奇妙的组合,而这也让它们“四大家鱼”的地位无鱼能撼动 。
青鱼优点多多,为何养殖量最少?青鱼的养殖量少 , 我认为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成本
对于养殖业来说,投入产出比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以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王道 。不过,相比较其他三种鱼,同样的养殖周期内,青鱼的养殖成本确实要高很多,这是因为鲢鱼和鳙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它们无论是动物粪便还是米糠、麦麸都是来者不拒的,而草鱼属于草食性鱼类,只需要投喂植物性饲料就可以了 。
但是,青鱼不同 , 它们属于肉食性鱼类,在养殖下,它们的饲料要比其他三种鱼类贵一些 , 所以,在投入产出比上,青鱼要占劣势 。
而相比较而言,青鱼与草鱼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口感上,差异并不特别的明显 , 所以有了投入产出比更高的草鱼 , 显然会减少青鱼的养殖量 。
第二:名声
人有名声,鱼同样也有,而在四大家鱼中,青鱼的名声是最差的 , 在以前人们甚至称青鱼为“索命鱼”,这是因为以前的青鱼数量较多,在野生水体中体型也比较庞大 , 虽然青鱼生性比较的不活泼,但是这家伙力气出奇的大 。
一旦被网?。?一些体型大的甚至能把人拖入水中,还有在一起的汛期,青鱼浮头也比较常见 , 于是一些人冒着危险去捕捉青鱼,结果被青鱼甩尾或者拖拽造成危险,久而久之,它“索命鱼”的称呼就出现了,这对于养殖来说,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
第三:周期
虽然青鱼是肉食性鱼类,在养殖的条件下,它的生长速度要比野生的快很多,但是,它的养殖周期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以青鱼苗为例,通常2年甚至以上才能达到上市的规模,而其他的三种家鱼,通常一年左右就能上市,因此即使在同样的投入下,青鱼的养殖周期更长 , 也是它养殖量相对较低的原因 。
第四:价格
由于青鱼的养殖量较少 , 养殖成本和周期较高,所以它的价格成为了四大家鱼中最贵的,但是许多人甚至连青鱼和草鱼都区别不了,遇到这种情况,显然会选择相似度高,价格更低的草鱼,而不是选择青鱼了 ,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最终使得青鱼的养殖量越来越低 。
写在最后青鱼虽然位居四大家鱼之首,但却是养殖量最低的,究其原因除了与它们的养殖成本、周期、名声有关外,受草鱼的影响也很大,它们的生长速度差不多,体型也差不多,最关键的是草鱼便宜,所以逐渐的青鱼就“叫好不叫座”了 。
不过,青鱼和草鱼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仅仅是从外观就能看出来,青鱼的背部是黑色的 , 而草鱼是暗绿色的 , 而且相比较而言,青鱼的口感要比草鱼强一些 。
路亚钓饵?“MINNOW”,米诺,这是最常用的路亚,外型如身躯细长的小鱼,体型设计瘦长,流线型,鳃部下方有压水板,此款饵最深的潜降深度一般不超过2米,常用重量3.5~11克,其泳姿与泳层出厂时已设计好,主攻上层鱼:马口鱼、七星鲈、淡水白鲳、狗鱼、鳡鱼、桂鱼、翘嘴等 。
“POPPER”,波扒,亦为常用饵,撞水型,这种路亚头比较大,一般呈内凹或斜面,以此来撞击水面激起水花,波扒头轻脚重,在水中静止时呈头上脚下倾斜状漂浮,主攻水表层鱼:狗鱼、鳡鱼、黑鱼等 。
“PENCIL”,铅笔,型状类似米诺,稍细长些,它会在水面左右摆动,左窜右窜 , 但不会激起水花,主攻障碍物附近的鱼:七星鲈、狗鱼、鳡鱼、鲈鱼、翘嘴、盲曹等 。
“ CRANK”,摇滚(小胖子),常用饵之一,外型与一般的米诺相仿,只是压水板稍长,体型较短胖,但曲线玲珑,凹凸有致!CRANK的唇片通常较大而长,因此在拖动时摆幅较大,震动较多,泳姿特下贱,主攻中上层鱼:青鱼、狗鱼、淡水白鲳、鲈鱼、和顺、盲曹等 。
“VIB”,震动,全泳层拟饵,无压水板,下沉速度快,比其它路亚大约重10~20%,易远投,适用于广阔的水面,不适宜浅?。?主攻中层或底层鱼:塘虱、狗鱼、淡水白鲳、大口鲶、鲈鱼等等 。
“SPINNING”,亮片,由亮片 钢丝 重量铅鱼钩组成,亮片以钢丝为轴心,亮片会经钓者收线旋转,形成一闪一暗的闪烁,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万能饵,适用各泳层鱼,但操作不当易挂底 。
“SPOON”勺子:勺子其实和亮片非常相似 。主攻鱼种为马口鱼、塘虱、鳡鱼、罗非鱼、大口鲶、桂鱼、翘嘴等 。
金属饵 , 亮片:叉尾鮰、淡水白鲳、塘虱、七星鲈、罗非鱼、桂鱼、翘嘴等 。
旋转亮片:马口鱼、罗非鱼、黑鱼、大口鲶等 。
卷尾蛆、双尾蛆、叉尾鮰:青鱼、塘虱、红梢、七星鲈、桂鱼等 。
面包虫:鲈鱼、叉尾鮰、青鱼、塘虱、七星鲈、桂鱼等 。
小虾、蜥蜴多足:鲈鱼、塘虱、红梢、桂鱼、黑鱼等 。雷蛙:狗鱼、鳡鱼、黑鱼等 。
你在钓鱼时遇到过什么奇闻吗?谢邀!
说到钓鱼,这算是我的第一爱好,刷头条写文章只能属于第二个爱好了 。
我的老家位于江苏省泰州小小的地方 , 说起溱潼会船节,估计会有所耳闻 。泰州属于江苏中部,长江支流密布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听说过隋炀帝下扬州的故事,泰州和扬州的江都仅一“河”之隔 。
我的老家水网密织,绝对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主产水稻、麦子 。大河小沟纵横交错,可谓真正的鱼米之乡 。
这么美的地方,怎么没有水产呢?
首选当属大闸蟹了,说到蟹很多人都觉得阳澄湖的肉质最美,实不相瞒阳澄湖里大多数“过水蟹”来自我们这里 。味道有什么差异呢,你若挑几个同样等级的大闸蟹品尝下,一切就心知肚明了 。
另外一个特产就是河虾,水质优良的湖泊,鱼虾自然鲜美 。
水乡的人,无论老少,无论男女,爱钓鱼的比比皆是 。若是周末、小长假,河道两岸都是钓鱼爱好者 。我们这里可是真正的野钓 。
趣事奇闻还真不少 , 今天说一个 。有一次在大桥下面的船上钓鱼 , 那是盛夏,雷雨天气,雷声滚滚,闪电咔嚓 。很快,天空阴沉发黑 , 几只明亮火球在湖面滚过,紧接着“轰、轰”的爆炸声,震得船上的雨棚嗡嗡作响 。
回去讲给家里人听,老人说这是“索命雷”,那些做了伤天害理事的人,老人惩罚他们,五雷轰顶 。父母也不让我们雷雨天在外面钓鱼,以防被雷击 。
待到傍晚,雨住了,月亮早早地爬了上来 。大家都在桥上乘凉,听大家议论,说今天响大雷的时候,西头村里一个下地的被打死了,说是在河里撑船的 。
后来,小伙伴们一起钓鱼,遇到响雷的时候,都开玩笑地问彼此有没有做坏事,大家听着越来越近的雷声,面面相觑 , 撒腿躲家去了 。
描述的比较零乱,还望见谅 。
下次做一期,头条抽奖“江苏泰州野钓一日游”,免费提供向导和餐饮 , 大家说怎么样,哈哈哈 。
再次谢邀 , 若喜欢我们的故事、小说、评论,请关注@来自水泊不是梁山 。
苏州哪个古镇最值得去?周庄号称江南第一水乡古镇,国家首批5A级景区,已有900年历史,明清历史建筑保存的比较完好,还有宋朝时的一些石头留存着,小桥流水人家,民居古风犹存,交通方便 , 水陆畅通 , 特色小吃不少 , 值得一去 。









有没有人见过鱼老死?不说远的,拿我们后山小水库来说事 。大概15年前,我家后山的小水坝,被上百位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 , 有人从这个荒废多年的水坝抓到了几条60多岁的“老鱼王”,体长远超过成年人的体型,这可能是我见到过的最大鱼类 。
原来这个村里的水库无人承包,荒废了许多年了,直到当年要填湖造田才开始抽水抓鱼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说不清这水坝是什么时候荒废的,只是说记事的时候就知道这么一回事了 。
当时我年纪还?。?听村民说后山的水库打捞出了欲望 , 我就马上关掉了电视 , 跟着家人去到了现场 。借助着小孩子的灵活 , 我钻过人群见到了被放在地上的“鱼王” 。
那是3条体长比人还长的鱼 , 其中一条是红尾的鲤鱼,足足有水桶那么大的“腰围”,嘴上的胡须目测十多厘米,可见年纪之大 。另一条鱼比鲤鱼还大 , 足足有成年男子的体型,它浑身漆黑,身上还有黑色斑点,腹部是白色的,头部椭圆,看上去很有活力 。
村民们说这是乌鱼,也叫做黑鱼,它们最老能长到100岁,围观的老人说这条鱼至少得60~70岁了 。另一条鱼是什么,我印象里记不清了,好像是草鱼吧,只知道它的体型和黑鱼不相上下 。听他们说是五六个人下水把鱼扛上来的,后来有人开来一辆三轮车运走了这几条鱼,至于它们后面的生死、如何处置的,我也不得而知 。
但这是我目前见到过最大、最老的淡水鱼类了,一条鱼在现如今的环境下能活50年以上,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在鱼类中算得上“老祖宗”级别的鱼王了 。所以闻到鱼的寿命有多久时 , 我总会想到后山水库里的鱼王 , 因为还未有更老的鱼类 , 来打破我的固有认知 。
那么,鱼类的寿命有多久呢?是否如我所知的那样?
后来随着年纪增长 , 阅历和知识逐渐丰富,才知道鱼外有鱼,天外有天 。鱼的寿命有多久,这绝对是个很大的议题,今天来分享下我所了解的各种“鱼类”寿命 。
首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淡水鱼类说起 。全世界已知的淡水鱼类共8600多种,其中鲤形目2420余种,鲇形目2210余种,脂鲤目1330余种 , 光我国的淡水鱼就有850多种 。
所以没办法挨个介绍它们的寿命,这其中多数淡水鱼类寿命也在0~20年间 。所以今天挑选几种家喻户晓的长命鱼来逐个介绍 。
01:鱼的寿命都有多长?第一,四大家鱼:青鱼、鲤鱼、鲢鳙、草鱼
青鱼的寿命一般在7~8年,少数可以达到十年左右 , 环境适宜的话能存活20多年 。
草鱼平均寿命也在7~8年,但少部分人工饲养的草鱼能活不超过20年,野生草鱼无人为干预情况下,甚至可活30~40年 。
鲢鳙的寿命一般在5~8年,少部分较为长寿的能活到十年以上 。
鲤鱼的寿命是四大家鱼最高的,正常情况下鲤鱼能活40年,有些鲤鱼无人打扰、环境稳定的话,能活到100年左右 。
第二,鳊鱼、鲫鱼、鲶鱼、罗非鱼、黑鱼
鳊鱼的平均寿命在10年左右,最高的野生鳊鱼,也活不到20岁在鱼类里算不上出色 。
鲫鱼寿命和四大家鱼不相上下 , 一般来说鲫鱼能活10年左右,少数野生的鲫鱼能活到15岁+ 。但鲫鱼长的很慢,年龄和体型不成正比 。普通鲫鱼一年也才能长到1两,3年长到半斤,5年能长到一斤 。所以钓鱼爱好者们钓上几两的鲫鱼别沮丧,这可能是鲫鱼里的老油条了 。
鲶鱼是杂食性鱼类,一般寿命可达到20多岁,一些鲶鱼能活到70多岁以上 。例如长江三峡水库里的鲶鱼,水深、食物丰富、生存空间适宜,估计活80多年都不成问题 。
罗非鱼的寿命不算太长,大致在8年左右,这是一种带有尖刺的鱼类,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 不能抗冻,所以活的不算太长 。
黑鱼寿命也很长,而且生命力顽强,能做到离水3天都不死 。如果意外夭折,它们平均寿命在几十年,最长的也可以做到“长命百岁”,比人还要长寿 。
第三 , 鱼中长老:鲟鱼、狗鱼
鲟鱼算得上是寿命较长的淡水鱼了,它们本身就是活化石,从白垩纪到现在没点本事,是说不过去的 。鲟鱼的最长寿命可达百岁,最老的能活到150岁 。不过随着环境恶化 , 它们的数量再急剧减少 。
狗鱼据称是寿命最长的淡水鱼类,最长达1.40米,体重能达到20公斤,它们最长可以活200多岁,堪称鱼中老寿星 。
接下来说说海鱼,挑几个典型的来举例,如金枪鱼、鲸鱼、鲨鱼 。太平洋、大西洋的金枪鱼的平均寿命在20多年左右 。鲨鱼的平均寿命在70多岁,如果不被捕食、意外夭折 , 有的可以活到500多岁,如格陵兰鲨鱼寿命在272~512岁之间 。
而鲸鱼就没有那么厉害了,作为哺乳动物它们的寿命大多在50~100岁之间,但是品种不一样,寿命也不相同 。如虎鲸就只能活20~30岁 , 而抹香鲸的寿命就能达到100多岁 。
02:为什么很少有人见过鱼老死?了解完鱼的寿命后,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 既然鱼类也遵守生老病死的定律 , 为何人们很少见到老死的鱼类呢?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1.鱼的寿命比人长
少部分的淡水鱼、海鱼寿命比人还长,长命百岁对它们来说非常贴切,所以它们能把人“熬走”,自然就没人见到过它们死去 。更何况海鱼潜伏在深海里,人们也很难观测到它们的一举一动,就算老死也不会被发现 。
2.和鱼类自然死去的过程太隐蔽有关
大多数鱼类在老死之前,都会生病 。确切的说,鱼不是老死的 , 而是病死的 。它们在死去的时候是在水底,直接沉底死亡,更也不会浮出水面 。所以这便是很多人见不到鱼老死的原因 。
3.鱼类是否老死很难分辨
怎么判断鱼是否老死呢?这对人们来说是个难题 。你最多知道鱼翻了肚皮是死去,但你无法分辨它们是否老死的 。而且从它们的外观上也很难分辨,不像人老了会行动缓慢,脸上有皱纹那么直观 。
4.鱼在水中,人在陆地,想看到鱼类老死,谈何容易
鱼类和人本身就不在一个环境下生存,人们如果想观测鱼自然死去,只能把它们抓回来放在大缸里研究,在野外想看到鱼类自然死去的几率很小 。没人会带着潜水设备下水追踪一条老鱼 , 然后等着看它们咽气 , 这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实现 。
再说了鱼类老死虽遵守自然规律,但却是无征兆、悄无声息发生的 , 人们就更不会能察觉了 。
写在最后世界上的鱼类数量太多 , 它们大多数寿命有短得不敢想象的,也有长命到能熬过几代人的 。这篇文章也只是找了一些典例来叙述,还有很多鱼类没有涉及,而且这也只是我们发现的鱼类而已,那些潜藏在深海里、未经发现的鱼类,或许才是地球上的长寿之王 。
但鱼的最高寿命制约因素很多,不是每种鱼都能顺利活到最后 。人类就是它们最大的“敌人”,很多鱼才长到幼年时期 , 就已经被送上餐桌了,很多的珍稀鱼类因为有滋补、药用等功效,也被赶紧杀绝 。
【四大家鱼中养殖量最少的 乌鱼水花怎么养】不管怎么说 , 这都启示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 保护好那些长寿的鱼类 , 唯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缤纷多彩 。过度危害自然环境 , 最后在蝴蝶效应下,承担伤害的终究是人类自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