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虾池倒藻怎么办

虾池倒藻怎么办,对虾塘底黑怎么办?南美白对虾养殖,目前都是采取高密度生产模式 。大量的饵料投入、对虾快速生长所产生的粪污等,都非常容易在池塘底部累积大量有机质,导致淤泥不断增厚、发黑 。作为泥底的池塘,如果底部淤泥发黑厚度超过5厘米 , 容易产生很多不利于白对虾生长的物质和环境 。
一、塘底发黑是怎么回事?
1、清淤、晒塘不足:经常由于快速周转、天气原因、管理疏忽等原因,出虾后的池塘没有彻底处理,池塘底部还有大量淤泥 。
底部发黑,在全铺底的高位池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养殖模式中不易出现,而主要是底部为泥底的池塘发生 。
有些池塘,养殖者急于第二次放苗 , 池塘休养时间不够、塘底的氧化还原电位恢复不好 。塘底表层虽然变成黄色 , 但1~2厘米以下,仍然是黑色 。这样的现象,就是底部清淤不彻底、休养时间不足的表现,很容易遗留大量有害杂菌、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等 。
2、由于养殖密度大 , 投放的饲料量大,残饵与粪污在底部的累积量大 。
对于高密度养殖来说,饲料的合理投放是饲养管理环节的技术关键 。如果不能合理投放饲料 , 不但会造成饲料大量浪费,而且导致塘底残留过多,大量有机质累积 。
另外,养殖中后期,白对虾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白对虾采食量增加 , 其粪便等排泄物也会增多,大量的粪便和残饵都需要微生物分解、消纳,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消耗池塘底部和水中的溶氧 , 很容易造成整个养殖水体的溶氧不足,严重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
如果这时养殖水体的增氧设备不足,导致池塘底部长期溶氧不足 , 就会因厌氧发酵,在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 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物质,池塘底部就会发黑、发臭 。
而养殖水体中溶氧不足时,必然会造成塘底厌氧细菌的大量繁殖,诱发塘底致病菌(如弧菌等)的爆发,这是引起细菌病的主要原因 。
3、经常使用聚合物类产品调水、改底 , 大量有机物聚合、吸附、沉淀于塘底 。由于使用絮凝剂等化学物质,大量物质沉淀底部,很容易形成所谓“聚毒层”,在池塘底部缓慢酸化、变黑臭 。初期,水体表明看似“清洁” , 实则“底部恶化”,一旦爆发,对养殖动物危害非常大 。
4、水草、青苔等水生植物死亡、水生动物死亡等残留物腐烂,大量耗氧,造成底部缺氧发黑 。天气骤变、高温、低温等因素会影响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水草等的变化,出现“转藻”、“倒藻”等问题 。一旦发生这类问题,很容易产生“藻毒素”,对白对虾产生直接危害 。同时,死亡的藻类、水草等的腐烂,也需要大量耗氧进行分解 。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池塘底部缺氧、底泥发黑、发臭 。
5、养殖水体过深 。水体1.5米以上后,如果增氧量不足 , 引起塘底长期溶氧不足,底部厌氧菌、腐败菌大量繁殖,导致淤泥发黑、增厚 。
二、塘底发黑的预防
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未雨绸缪,这似乎是老生常谈 。实际生产表明,只有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 才能减少养殖的病害发生 。这是提高水产养殖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必由之路 。
1、彻底清塘、暴晒 。
这是最简单、省钱的方法 。如果还没有放苗,就可以对塘底进行清淤、晒塘 。塘底经过清淤和暴晒之后 , 塘底会慢慢变回黄色 , 黑色的淤泥就会变成“具有活力的”泥土 。
如果没条件清淤晒塘的 , 可以用大量的生石灰进行处理 。根据淤泥多少,每亩用100-200kg,可有效减少淤泥的积累 , 杀灭淤泥中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有利于养殖的安全 。
2、科学种植水草、保护水草 。适宜的水草,有助于提高养殖水体溶氧含量、吸附某些有害元素、净化水体、保持水质清晰 。
3、加强日常管理 。
换水:适当换水 , 平衡养殖水体生物总量 。换水,是增加养殖水体中生物多样性、降低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但换水要注意,一次换水量应在10~20厘米 , 不宜过急 。
喂料: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为主要目标 。饲料利用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一环 。因此,不同消化率的饲料,也就决定着不同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比如说,饲料效率差一个百分点,就可能意味着生产时间延长3天以上 。一方面饲料消耗量增加了;另一方面人工、水电、调水剂等费用都要增加 。
调水:以不断调整藻相、菌相平衡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调水 。一般来说,白对虾养殖成不成功,看藻相 。即藻相好,成功率就高;养殖能不能高产,则要看菌相 。没有良好的菌相 , 想获得高产,实在是比较难 。建议采用“定期改底 + 生物调水 + 微生物调控”的模式,稳定水质为调水的核心 。
增氧:合理配置增氧设备 , 提高水体的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含量 , 是白对虾生长发育之必须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藻类等的光合作用产生 。而耗氧大户则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残饵及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真正南美白对虾消耗水体中溶解氧的比例,只占耗氧总量的5%左右 。
三、塘底发黑的解决办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可能等到塘底发黑时才来处理的 。因此,定期清理,及早预防是养殖的关键 。当你发现塘底已经发黑时,其实养殖动物的生长已经受到影响 , 塘底的细菌、寄生虫等也已经大量滋生,这个时候才来处理,其实已经晚了 。但亡羊补牢也未为晚也,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总比不处理的好 。
1、减料:先要停料 。白对虾停料几天,一般问题不大 。停料的目的一是降低废弃物进一步产生;二是减少动物摄食的同时,降低了“病从口入”的危险;三是便于仔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
2、改底:改底是必不可少的动作 。养殖前期,可采用生物方法,进行改底 。养殖中后期,由于白对虾的生长加快、残饵量增加,生物改底的速率要低一些 。因此 , 应该以化学改底 。
3、解毒:注意改底后,要使用有机酸进行水体“解毒”,这是养殖作业不可缺少的环节 。
4、调水:根据池塘水质、温度、气候、塘底质量等,采用适宜的微生物水质调整动作 。定期进行“改底+微生物调水”,只要使用的产品效率、成本相适宜,就可以较好地稳定水质 。
5、保肝:仅仅对养殖水体工作还不够,应注意白对虾自身的健康 。白对虾的肝胰腺是集消化、免疫、抗病等为一体的要器官 。大部分疾病u发,都是由于白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或者是病变发生时 。“保肝护肝”在白对虾养殖中一直是一个困扰许多养殖者的问题 。
事实上,大家都抓住了“重点” , 那就是“保肝护肝” 。但使用的产品的效率如何,决定了保肝护肝的有效性 。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南美白对虾如何防应激?对虾应急反应的症状
1、大触须,尾扇变红,胡须变红,虾体色发红(也叫应激性红体,注意区分病毒性细菌性红体,细菌性病毒性红体小编今后会着重描写)
2、吃料突然减少,或者突然停止不吃,沿着虾塘周围巡塘会发现有些虾在浮头游动 。
3、在巡塘的时候对虾容易受到惊吓,跳出水面 。
4、有时候会出现趴边的虾,捡起来会发现有黄腮,断须这类症状,注,断口新鲜,而非黑色 。断口黑色是另外的毛?。窈笮”嗷嵯晗附馑?。
好了,上面咱们知道了对虾出现应激反应的大体症状,现在咱们来看看对虾应激反应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应对方案 。
原因一:水色突变,如倒藻 , 水色变清 , 或者藻类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导致水色过浓 。
应对方案:出现倒藻,水色变清,应该先泼洒VC类扛应激产品,有条件的可以少量补充新鲜水,然后用有机酸制剂解毒 。在第二天应使用氨基酸类肥水制剂补充藻类营养,争取将水色培育回正常色彩 。水色过浓引起应激处理方法基本同上,先泼洒抗应激制剂,用量需要比上面大些,过两小时,等对虾缓和一下,排除一部分池底水,再补充一些新水进去,晚上以过氧化钙粉末全池泼洒,第二天用季铵盐类改底制剂进行改底 。
原因二:天气突变,如短时间内突遇强烈冷空气,台风,暴雨,连续阴雨天,冷热温差大等极端天气 。
应对方案:暴雨和持续降雨会使雨水聚集在虾池表层,雨后表层水温低,底层水温高 , 其次PH值也不同,水质分层 。同时因为缺乏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很好的进行 , 这时候容易造成一部分藻类死亡,具体表现为水色变得白浊,这种状态下,水体溶解氧容易减少,水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有害生物大量繁殖,(例如常见的弧菌) , 容易是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在缺氧状态下分解产生硫化氢,亚硝酸盐,并积累在底部,进一步会导致对虾中毒死亡 。这种状态下,大家需要做到多留意天气预报,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夕,准备好抗应激类药品,在恶劣天气初见苗头时,先泼洒抗应激药品 。减少喂料,或者停止喂料 。假若恶劣天气将会在几天后到达,那大家改底一定要做好,不管什么恶劣天气,虾塘底差是最致命的,因为一到恶劣天气,对虾喜欢躲在水底 , 所以恶劣天气前一定一定先把底改好 。在下雨期间 , 一定要开至少一台增氧机,防止水质分层 。雨后注意做好解毒,留意PH值,控制水位,假若池水上涨,导致塘堤上长得杂草被塘水漫过,最好拔掉,因为这些草不是水生植物,在塘水浸泡下 , 很快会死亡 , 然后腐烂 。植物死亡腐烂会消耗溶解氧 , 腐烂的过程会释放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溶解在水体中,不一定能让对虾中毒,或者产生很大的反应,但容易造成对虾亚健康状态 。有时候细节不注意,会导致全盘皆输,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点 。
原因三:季节转换,春夏交替,秋冬交替 。
换季那段时间的天气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忽冷忽热,风向不定,而且还不规律 。这种情况下,容易使水体不稳定 , 导致倒藻,翻底,或者大面积换藻(就是水色突变,由本身一种藻死亡然后应季新藻从新繁殖),这样容易导致对虾抵抗力减弱 , 抵抗力一弱,就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发病 , 后果不堪设想。
应对方案:换季应该要加强对虾的营养,具体体现在饲料添加营养药品 , 泼洒营养药品,泼洒应激药品,泼洒粉末钙等等 。并且适当使用一些培育藻类的肥料,使藻类不至于一下全部死亡,让它有个过程 。这对减小应激反应会起很大作用 。
原因四: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杀虫剂,杀藻药(在蓝藻爆发的时期会使用杀藻药进行控制蓝藻)如硫酸铜 , 硫酸锌,或者大剂量使用含氯制剂消毒药,都会让对虾产生剧烈的应激性反应 。
应对方案:使用有机酸解毒溶液均匀泼洒 , 减少喂料,拌营养品进饲料喂食,傍晚泼洒一次营养品,保证对虾在夜间拥有足够的体力 。
原因五:过塘(就是标粗苗捕捞以后放入另一口塘) 。
由于捕捞通常使用放笼 , 或者电网,所以其实在捕捞过程中,对虾已经有轻微应激反应了 。再加上过塘到了新的环境,新塘水体环境跟本塘是有所差距的,这又是一个应激原因,最后放入新塘的过程 , 有时候会伤着虾苗,这也会引起应激 。
应对方案:在过塘前对母塘进行全方位改底,泼洒通透水体 , 破坏水面张力的药品,尽量使子塘的水温,PH值 , 盐度,溶解氧含量等环境因素尽量接近母塘,过塘以后母塘子塘都打开增氧机,不小于等于两台,白天开两小时 , 晚上比平日多开一台增氧机 。
对虾应激原因六:一次换水或加水太多,(超过30%-50%)
应对方案
换水应该少量多次进行,每次从底部放水,放掉10厘米以后再抽新水进池塘 , 每次放水跟添加的新水分别不得超过30厘米以上 , 10-15厘米是安全范围,数值越高风险随之增加 。当然,有些虾友的抽水地方跟放水的地方相距很远,这样的话,也可以一边放水,一边抽新水,由于刚抽的新水还没那么快到达放水的地方 , 所以,这样操作,也是可以的 。看大家的习惯与理解 。换水15厘米以下,不用泼洒抗应激药品,因为处在安全范围,这种程度的换水 , 并不会造成对虾的不良反应 。但是,假如塘水恶化太严重,我们不得不大量换水,甚至需要换水超过30厘米的时候,我们要在放水放好以后先泼洒抗应激药品,然后再添加新水,注意,放掉30厘米以后 , 每天只能添加10厘米新水,避免二次应激 。放水掉30厘米水在白天泼洒抗应激药品以后,在傍晚,还需要泼洒一次钙制剂 , 或者微量元素制剂,夜间增氧机多开一台 。如此做法,不一定百分百确保不会产生应激反应,但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应激反应的几率 。
对虾应激反应原因七:溶氧 , 盐度,温度,酸碱度,等水质因素急剧变化 。养殖水体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 , 甲烷等有害物质超标 。水温分层,溶氧分层等等硬性指标出现问题,导致对虾应激 。
应对方案
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 大家记住一个点就好了 。以上硬性指标都有一个安全范围,假如发现哪个指标与安全范围不符合,那咱们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不正常的指标调整回正常指标 。上述的指标太多了,如果一一详述,篇幅会变得又长又繁琐,故,简单带过 。其次,以下做法通用于以上指标不正常:当指标发生变化 , 不正常的时候,应该停止喂料一天,开足增氧机 , 同时泼洒解毒药品 , 通常是有机酸制剂,第二天给对虾拌料喂食,拌料药品是护肝药品,因为肝脏参与虾体排毒 , 有条件的可以泼洒护肝药品 。
对虾应激反应原因八:养殖中途因为种种原因需要在虾塘中抓掉一部分虾(原因可能是虾苗成活率太好,导致密度太高,或是大小不均匀等等),导致剩余对虾产生应激反应 , 造成大面积退壳,虾体发白,不吃料,巡塘会发现有对虾趴边死亡 。
应对方案
尽量避免抓掉一部分虾,尽可能安排一口塘一次性抓完 。实在不行的话,在抓虾前两天 , 第一天充分改底,并泼洒钙制剂 。第二天泼洒营养品 , 各类维生素制剂 。在抓虾后 , 全池泼洒抗应激药品,开足增氧机三小时,关闭以后泼洒过氧化钙粉剂,这玩意放出氧气,产生钙质,净化水体,是个不错的好玩意 。抓虾后,还需要连续两天泼洒钙制剂 。第一天按说明量,第二天减半 。确保退壳的虾能尽量轻松的吸收到钙质,加快硬壳速度 。这样能避免软壳薄弱期因为外界因素死亡 。
对虾刚下苗游塘有问题吗?对虾的养殖工作过于繁琐,所以有些小细节养殖户很容易去忽视 。近几年,从业人士都认为养殖南美白对虾难 。
现在已经接近了六月的尾声 , 由于今年有闰六月,天气及其不稳定,常常都是连续几天的暴雨,很多虾农都反应,暴雨过后,发现很多虾开始游塘,有些会出现红须红尾 , 有一些虾捞上来会发现肝脏有点发黄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说说对虾游塘 。
红体病、白斑病等都可导致对虾病害性游塘 , 对症下药 ,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 , 养殖户经常会发现对虾游塘现象 。诱发对虾游塘的原因很多 , 例如天气突变、水质恶化、疾病感染、药物中毒等等 。
一般来说 , 对虾游塘可以分为病害性游塘、缺氧性游塘、应激性游塘、中毒性游塘、生理性游塘、饥饿性游塘等六种类型 。如果不能准确判断诱发游塘的原因并正确处理 , 不仅不能有效遏制对虾游塘,反而会加剧对虾应激,甚至造成死亡 。现将对虾病害性游塘的判断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
对虾游塘
由疾病造成的游塘现象,其特征是游塘对虾往往在体表、鳃、肝胰脏、肠胃等组织出现各种典型病理特征 。病虾在行动上表现为活动能力弱,游泳缓慢,离群独游 。人为进行刺激时,对虾反应迟钝,有的在水面上打转或无定向上下游动,有的匍匐或侧卧池边浅水处,习性异常 。这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对虾呼吸机能受损,呼吸受到抑制,导致病虾因缺氧在水表层或池塘四周浅水缓游直至死亡 。
判断方法
1、导致对虾游塘的病毒性疾病包括红体病、白斑病、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以及黄头病等 。目前来说,给养殖户带来危害最大,传染范围最广,损失最惨重的仍是红体病和白斑病 。红体病的判断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点看身体发不发红,第二点看肠胃有没有食物,第三点就是看头胸甲容不容易剥离 。如果上述三点的症状都具备,那么说明是急性红体?。蝗绻龇锨傲降?,说明对虾是慢性红体?。蝗绻鲇械谝坏阒⒆? ,则有可能是应激性红体(见后插彩一页图1) 。白斑病前期时,斑点很?。?跟针尖差不多,肉眼很难判断,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到了中后期,剥开头胸甲对着光可以看见梅花状或者圆点状白斑,如果内部还带有黑点,甚至是穿孔的话 , 那么说明是急性白斑病
2、黑鳃、黄鳃、烂鳃、黑斑、肠炎等细菌性疾病所引发的游塘相对较好判断 , 根据病虾的鳃部、粪便等异常基本可以诊断;
3、引发虾游塘的寄生虫病最常见的是纤毛虫?。?该病前期肉眼较难发现 , 一般要在显微镜下面观察 , 严重时肉眼可以在虾游泳足和体表发现黑色纤毛,甚至全身长毛 。
还有当暴雨过后 , 对虾出现游塘的几个原因:
1、环境突变引起对虾应激性游塘
污染的池底易被连续的大风、大雨搅浑,虾池水环境中理化因子变化或毒害因子含量超标,致使大量有益藻类死亡 , 池水突然变清或虾塘浮游生物组群发生变化(即“倒藻”),水质恶化 。
方法:
1、在天气发发生变化时,注入新水,提高虾池水位 。
2、在天气急剧变化前,全塘泼洒有机酸或降解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和增加水体的通透性 。为对虾创造了舒适的环境,然后泼洒抗应激制剂(如“元素“、“乳酸纯菌),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如连续遇到降雨时间过长,可中途泼洒生石灰1—2次,按每亩/米10—12kg使用 。
2、缺氧性游塘
在养殖过程中,当水体溶解氧不足时,对虾便会成群结队的浮游到溶氧较多的水面呼吸氧气 。此现象为缺氧性游塘﹙俗称“浮头”﹚,缺氧造成的游塘现象出现在各养殖阶段 。因池塘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池水恶化 。水色发绿、发红或变黑 , 在傍晚下雷阵雨极易发生 。游池大多发生在凌晨,有时也会在上半夜开始,甚至发生在白天,养殖户可根据水质,天气情况而得以确诊 。
方法:
缺氧性游塘时,应打开增氧机增氧;抛洒化学增氧剂;向池内注入新鲜水 。浮头期间停止投饵,待氧气状况彻底好转后再投喂 。
3、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游塘
正常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低于0.1mg/L(淡水)或0.5mg/L(海水),氨氮浓度低于0.2mg/L(淡水)或0.6mg/L(海水)时,对虾能够正常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健康损害 , 但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会导致对虾体内多种酶活性降低,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丝上皮组织 。导致氧气与废物交换不畅和肝功能衰竭,对虾骚动不安 , 出现爬边(爬沙)现象,甚至在水表层无规律群游或散游 。
4、PH不适引起的游塘
PH低于6.5时,对虾呼吸节奏加快,代谢频率增加,同时酸性水能使虾的血液PH下降,血液中氧的分压降低,造成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同样PH值高于9.2时,水体中有害因子毒性增强,对虾肝脏负担过重,排毒不及时导致对虾中毒、窒息死亡 。
5、底质恶化引起的游塘
在高密度养虾池养殖中后期,特别是连年养虾又未能彻底清淤的老化虾池,伴着投饵的增多,虾类残饵、粪便和浮游生物尸体不断聚集于池底,导致底质恶化,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指标浓度超标,对虾为了回避恶劣的底质环境而游到水中上层来 。此种游塘无明显的规律性 , 既有群游也有散游,在水面或水中上层都可能存在,严重时会引起对虾大量死亡 。
预防措施
1、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底质、水质的调节;
2、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保肝利胆的中草药制剂等 。如每隔15天使用维生素C、第七元素等拌料投喂,提高对虾免疫力,增强对虾抗病力;
3、适时进行水体环境消毒,一般用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杀灭水中或虾体上的病原菌,抑制病原菌滋生 。
治疗措施
1、如果判断是急性病毒性疾?。?养殖前期建议直接排塘,彻底清塘消毒之后再重新放苗,到了后期就直接干塘卖掉,减少损失;如果是慢性病毒性疾病 , 可投放1-1.5斤的草鱼或塘虱15-30条/亩(盐度高的区域可投放金鲳、罗非鱼等)吃掉死虾、病虾,然后拌料喂对虾白浊消,连用三天,一般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2、细菌性疾病处理思路一般是采用外消内服的方法 , 最常见的外消产品是二氧化氯;常用的内服产品有弧菌毒消效果会更好;
3、寄生虫病一旦发生,建议采用换水促进对虾蜕壳的方法,没有换水条件的地方一般采用,然后使用二氧化氯杀菌 , 3-5天后肥水,并使用水质调节剂稳定水质 。
2019年5月7日,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在连云港市启动2019年首次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 。当日,在连云港市海州湾渔场放流的中国对虾苗平均身长1厘米以上,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将持续到5月16号 , 共放流中国对虾苗1.6亿尾 。海州湾渔场是中国对虾传统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萦嫫诳乖鲋撤帕魇腔指春Q笊镒试戳康闹匾侄沃?。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已连续十五年在海州湾渔场增殖放流中国对虾苗达50亿尾 , 使渔业资源、生态环境逐年得到恢复,中国对虾的种群状况也得到有效改善 。
夏季南美白对虾养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增氧换水
夏季由于水温高,对虾生长快 , 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恶化 , 容易造成缺氧 。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 。6-7月份天气多变,出现雷阵雨和闷热天的现象较多,每天要收听天气预报 , 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水、开机增氧或抛洒颗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虾 。做到每次雷阵雨前后开增氧机增氧数小时,以免水环境突变,使虾发生应邀反应 。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水质变化 , 适时适量换注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忌大排大灌,并适当提高水位 , 尽量保持在1.8米以上 。二、选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改良底质
夏季白对虾生长处于中后期 , 由于饲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多,中底层水质污染加重,应及时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改良底质 。一般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目前,根据近几年来的筛选和临床试用,常用的生物制剂有EM菌、芽孢杆菌、纯硝化细菌等 , 常用的底质改良剂有沸石粉、熟石灰等,养虾者可结合自己的生产实际和水质状况选择使用 。
三、投喂优质料、控制饲料量
南美白对虾的投饲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保证对虾吃饱、吃好,又要兼顾水体环境和节约成本 。饲料应投喂新鲜优质的南美白对虾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益生素等 , 以增强对虾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夏季对虾食量大 , 消化快,日投喂量增多,应采取少量多餐的投饲方式 , 每天投喂2-3次,早晚占70%-80%,白天占20%-30% 。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 。一般以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掌握在投饲后1-1.5小时内吃完为佳,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轻水体的污染压力 。
四、注重病害检测、控制疾病发生
整个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应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的原则 。除了把握好虾苗检验检疫关、清塘消毒和定期水体消毒以外,夏季应重视病害检测,每隔25-30天到有检测条件的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检测病害一次,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早控制 。一旦发现疾病或经检测虾已携带病毒或病菌 , 应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一是保证池内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二是饲料中添加0.3%-0.4%的适可耐和稳定性维生素C;三、及时采取药物控制:(1)外用药物消毒:先全池泼洒超碘季胺盐、季胺络合碘或聚维酮碘 , 连续泼洒2天,第3天泼洒二溴海因一次 。间隔3天后,再全池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和沸石粉等 , 以改善水质和迅速恢复水体环境中有益菌的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护池中的生态平稳 。(2)饲料中添加药物:内服药采用抗菌药和护肝营养剂 , 注重杀灭病毒、病菌及强化护肝 。常用的添加药物有免疫多糖、稳定型维生素C、氟苯尼考和对虾病毒净、护肝灵等中成药制剂,疗程为7-8天 。若病情严重,隔天再重复一个疗程,尽量将病情控制在最低限度 。
五、轮捕疏养、捕大留小
夏季由于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一般养殖得法,只要经过60-70天饲养,即有一大部分虾达商品规格,此时可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技术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以保持池内合理的载虾密度,促进对虾生长,尽早达到上市规格 。捕获方法可采用地笼网诱捕,尽量少用拉网起捕,以免对虾受伤和产生应急反应 。夏季是天气多变的季节,很容易出现各类事故 , 因此,养虾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积极引导养虾者尽量减少养殖密度,争取在10月底之前极大部分虾能捕捞上市 。
虾塘裸藻怎么处理?背景:进入7月中旬后,我们的养殖户开始反应池塘水质过肥,每天的下午四五点钟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绿油油的一层油膜,轻轻用手拨开后发现下面又是一片清瘦水 。很多时候我们技术员或者养殖户认为这是一种老化水 , 需要用硫酸铜、强氯精、漂白粉进行杀藻处理 。然而 , 很多时候,未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是不是我们的方案有问题?还是一种新型的变异藻种?久而久之,我们自己搞的没有信心;一到这种池塘边显得计无可施、略显无力 。在2011年7月遇到过这种水质 , 由于知识的匮乏,我所能做的就是试着将这种水质掰过来积累一下水质经验 。处理经过如下:第一步,用户反映水质发绿 , 这种水质到了凌晨一两点后,鱼容易产生浮头足见晚上它的耗氧量是比较大的;处理使用海联科201 (a.增氧解决鱼的浮头b.同时通过絮凝作用将这些藻类沉降一部分c.解毒);第二步,使用海联科102,通过光合菌种控制池塘的肥效;第三步,建议使用漂白粉或者硫酸铜杀藻处理;第四步 , 以上三种均无效时采取换水处理 。也许大家听到这种水质很传奇,处理一次足以让人长见识 。图片如下:
使用海联科201、102后的效果
大家是否见识到这种水质?是否认识这种水华?也许,大家对蓝藻、甲藻这两种水华见识较多 , 尤其对裸藻水华认识不足而误以认为这是一种藻类老化的结果 。像我一样使用过前三部的处理水质而无果后的同事是不是感到很无助 。今年的7月当我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后,深受很多同事会举措无力时 , 我想我们来一起探讨对裸藻水华的一个认识 。据发生池塘的表象a.池塘面积小、周围环境被树林包围的静水塘;b.富含有机质、池塘几年不清淤的小水体;c.池塘长期不调水,老化的水体 。d.该水质不易被杀死 。f.发生裸藻池塘的鱼易泛塘e.裸藻水易倒藻,产生毒素 , 鱼吃食不欢 。
使用漂白粉+硫酸铜后的效果
据大量走访调查裸藻水的池塘一般都会呈现“早清晚绿”的特点 , 我们都会认为这种水质完全符合“好水”标准 。以“色”定性理论,很难在水产上解释的通好水的标准 。“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 , 鱼类不喜摄食”的期刊报道也有不少,然而很多人的疏忽导致了池塘裸藻的疯狂生长 。一般发生水华池塘的水质都是藻类单一 , 裸藻水华的发生亦是如此 。虽然裸藻水华的初期对鱼虾的生长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当裸藻大量繁殖迅速铺盖整个水面时,不但会封闭水体 , 影响空气的溶入,而且分解为有机质大量耗氧,致使水下溶解氧很低、生态系统面临崩溃、致病细菌大量繁殖、鱼虾体质极度虚弱,长期发展下去,鱼虾类会发生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鱼患病在所难免 。
池塘大概换了四五成水的效果
了解裸藻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也许大家着急想了解一下解决办法 。裸藻发生的前期比较容易处理,建议多抽一下新水或者使用硫酸铜、强氯精、漂白粉等强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处理或者补充其他藻类(硅藻)的生物肥 。裸藻发展到中后期时,这种水质不易处理 。为什么中后期的裸藻水使用硫酸铜或者漂白粉、强氯精效果不明显呢?看看这个试验 , 也许你就会懂得原因 。“据李学军等试验: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小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d',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 。这说明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 。另外 , 裸藻属鞭毛藻类,活动速度较快,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 , 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和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 , 这也是药效不明显的原因 。”
处理裸藻在市场上通常采取的方法:
(1)人工捕捞
利用裸藻“早清晚绿”的特性在下午五六点时,自制一个密布网网兜将一部分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捞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裸藻的数量 。
(2)采取换水处理
在注入新鲜活水之前,先将池塘水质放出池塘容量的40%左右,利用裸藻的习性,建议决堤放上层水为好或者采取对角注水、放水的方式 。减少池塘裸藻的单位水体的数量进而到达遏制裸藻的生长 。
(3)改变裸藻在水中生存的环境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虾池倒藻怎么办】利用裸藻对pH敏感的特点,调节裸藻的生长 。裸藻水体的pH一般都偏高 , 建议采取弱酸中和处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