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条件有哪些 中华鲟怎么养法

中华鲟怎么养法,鲟鱼养殖条件?鲟鱼的人工养殖虽有百年历史,但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产业 。由于鲟鱼身体各部分都能食用且味道鲜美独特,因此养殖鲟鱼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 。网箱养殖 网箱养鲟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内小水体等特点进行密集养殖 。一般选择山谷型水库等水域,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达12米 。
一、网箱设置规格5米×5米、4米×4米,网衣是聚乙烯结构 , 网目大小视放养鲟种的规格而定 , 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 , 网箱设置应选择水质 鲟鱼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时还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 。大型水库应选择适宜的库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择离库坝不远地方设置 。
二、苗种放养4月中旬把网箱设置好,网衣经库水浸泡已无粗糙感,以减少入箱的鱼种由于环境的改变惊恐窜游 , 从而被网衣擦伤的机会 。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水温10-15℃左右,是适于鲟鱼的最佳生长温度 。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75-150克 , 放养密度是40-50尾/平方米 。鱼种入箱前用3%-4%的盐水消毒,运输水与水库水水温相差不超过5℃ 。
三、饲料投喂可用人工配合颗粒料,要求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时以上 。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以便鱼种适应环境,2-3天后开始投饵,刚开始投喂需少量多次 , 进行诱食 。饵料粒径应随着鱼体的增大适时调整,以达到适口为宜 。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夜间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同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
【鲟鱼养殖条件有哪些 中华鲟怎么养法】四、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 。每次喂完鱼后一小时要提箱检查吃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也要提箱检查并捞岀箱内病鱼死鱼 。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除掉网衣上的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 , 随着鱼体增长要及时调整密度 。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换置时采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换入的网箱经过2-3天的浸泡后把它套置在要被换岀的装有鲟鱼的网箱外面 , 并固定好,然后要小心地把要换岀的网箱解开拉岀水面 。把换岀的网箱冲洗干净修补好,以备换用 。注意如果进入高温季节则尽量避免倒鱼,以免造成损失 。
五、鱼病防治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处理 , 提前7-10天下水,鱼种入箱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化水泼洒箱体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 , 连续3天,同时在网箱内四个角用漂白粉与敌百虫穿插挂袋(掌握好漂白粉挂袋的浓度) 。消毒时提起网箱四角,减少水体 , 提高药物浓度,观察应激反应,待岀现应激时放下四角 。
池塘养殖
鲟鱼属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 , 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在池塘养殖中应 鲟鱼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
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3米,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 。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 。
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20厘米 , 用100-150公斤/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后把池水排出池外,再进水浸泡池底,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用15-20公斤/亩的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前先把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全池泼洒,可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清塘后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 。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
三、培养浮游生物放苗前7-8天,按照每亩池塘准备50公斤干鸡粪,且鸡粪浸泡2天,最好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再去除杂物(过滤)后,全池泼洒 。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 , 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处 , 继续做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 。
四、苗种放养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苗种 , 体长在20厘米以上为好 。一般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为400-600尾/亩 。放苗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 。苗种运输前1-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38×82的聚乙烯包装袋,在袋中加水3/5,并用冰块将水温调节到12-15℃ , 每袋放入体长20-30厘米的鱼苗20尾,包装后运输 。如果运输时间在8小时以内,可以用水车运输,但要随时注意运输途中的水温变化,效果也很好 。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 。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放入池塘中 , 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 。有条件的养殖?。詈昧愦谷胍桓龃笸爸斜3至淦? ,然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 。
五、饲料投喂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 , 鲟鱼鱼苗刚下塘 鲟鱼时,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要及时驯化 。可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观察 。有些鲟鱼,如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中华鲟等都有夜晚趋光的特性,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饲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 。投喂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 , 饲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的口裂的1/2为好 。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 。
六、日常管理巡塘和生长情况观察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间巡塘和清晨巡塘,要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节气压低时,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 。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及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率和放养密度,当池中鲟鱼生长差异过大时,要按其规格及时分塘 。在水质管理工作上,每天测量水温3次 , 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态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测定 。值得注意的是:鲟鱼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一般不会上浮游动 , 有些种类如中华鲟,即使在水体溶解氧不足时也不象家鱼那样明显的浮头 , 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温过高、水色不对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要测定水体溶解氧 。当池塘水色过浓时,水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或溶解氧小于5毫克/升时,池塘要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鲟鱼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6.5-8.0,pH值过低会影响鲟鱼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甚至危及生命 。大多数鲟鱼生存的温度上限为32℃,水温超过30℃则对鲟鱼生长有危险 。水温控制可以参考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 , 投放大规格鱼种,以缩短养殖周期;争取在每年高温期过后再投放大规格鱼种,在翌年高温期到来之前达到养成规格上市,可以避开高温;在高温期到来时加深水位 , 减小放养密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加大换水量和搭棚遮光等措施 。
七、病害防治真菌性疾病的症状是行动迟缓、鱼体消瘦、不摄食 。防治方法是要防止鱼体受伤,对患病鱼体可以采用克霉唑和1%的食盐与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患鱼10分钟左右
人工中华鲟要如何处理?可以养殖,也可以做成美食吃掉 。
怎样保护中华鲟?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当长江三峡工程完成后 , 10月份水库大量蓄水,这时 , 水库水位从145 m提高到175 m,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 980 m3/s,减少到11 090 m3/s,减少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 , 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 。今后应加强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的捕捞地点、时间和捕捞数量应严格限制,切实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生长,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 。
中华鲟俗称鲟鱼、鳇鱼 , 属鲟形目、鲟科、鲟属 。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 。其鱼皮可制革,鱼卵可制酱,鱼胆可入药,鱼肉、鱼肠、鱼膘、鱼骨等均是上等佳肴 。
中华鲟体型修长,略呈梭形 。头尖,头顶骨片裸露 。口下位 , 呈一横裂 。口前吻腹有2对须 。体被5列骨质化硬鳞,背部1列 , 体侧及腹侧各2裂 。尾鳍为歪形尾,上叶长,下叶短 。
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和长江中 , 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都有其分布 。每年7月~8月,成熟亲鱼从河口溯河上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 , 仔鱼随波逐流至长江下游和河口滩涂索饵肥育生长,幼鱼移至浅海区生长,直至达性成熟 。最大体长3米以上,体重可达500公斤~600公斤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拦河筑坝 , 阻碍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加之水质污染和有害渔具的滥用,现中华鲟自然资源日益减少 。据有关资料统计 , 我国现存中华鲟自然资源量约2000余尾,急需人工保护 。而我国中华鲟人工繁殖已获得成功 , 并已开始人工养殖和人工放流 。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 , 略向上翘 。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 。眼细?。?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 , 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 。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 , 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 , 体重逾千斤 。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 。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 。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 , 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是长江中的瑰宝!
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 。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 。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 , 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 , 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 , 黄海的深水中成长 。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此鱼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 。为使中华鲟鱼保存下来,我国投资兴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机构 , 并获得成功 。
中华鲟喜欢在水里干什么?答:中华鲟形态威猛,个体硕大,寿命较长,最长命者可达40岁 , 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中华行晋江后必须在家里留一年,于第2年10月到达产卵场所 , 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顺江而上,而是时有时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 , 第二年秋季上旬到 。江河游水湍急的江段繁殖,繁殖群体聚集于产卵场繁殖 。
中华鲟为底气,鱼类属于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第7升 , 无为石,包括虾蟹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 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 。业余在长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稳幼虫蜻蜓幼虫为食 。中华谁喜欢聚集在流水口 , 面积为3~10平方米的养殖池,水量为10~20岁,人生唯一的地方产卵 。
中华鲟为什么养不活?中华鲟在长江,人工养不活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