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的稻田如何施肥 螃蟹肥水是怎么

螃蟹肥水是怎么 , 养鸭的稻田如何施肥?关于稻田养鸭的问题,由于现在在中国农村,越来越提倡新型的环保养殖方式 , 因此鸭子和稻米共生的养殖模式,也越来越为农户们所推崇 。那么是否需要对养鸭子的稻田施肥,以及是否需要施肥呢?三少走访了一下对此比较精通的农户朋友们,得到了一些相当实用又通俗易懂的信息 。
第一 , 在养鸭之前 , 首先是要种植好水稻,在插秧的时候,要实用适量的肥料对水田进行预施肥 。成功栽种大概5天后,还要进行一次施肥,然后再把鸭子比较爱吃的螺狮啊、水草啊等等 , 陆续投放到水田中来 。
第二,插秧过后,随着夏季的来临,在大量淹水的状态下,稻田的有机物质分解的速度比较慢,腐殖的程度也比较高,在长期淹水的情况下,会造成土壤的还原性增强了,有机物质在厌气分解,容易产生甲烷和硫化物毒害稻米的根部,导致稻米中毒影响生长 。所以就有必要进行中更晒田了 , 需要进行一次排水 , 排水过后 , 抑制水田里还原物质的形成,然后再少量施肥,重新引水 。
第三,经过这两次施肥之后,后续不需要施用大量的肥料了,特别是不需要施用化学肥料做基肥和追肥 。这是因为鸭子排出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作为生长的基础 , 对于水稻的生长很有帮助 , 这样一来 , 水田里水稻、鸭子、螺狮+水草、微生物等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食物链,彼此间循环不息互相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养分 。
第四,如果中期感觉水田地力不足的,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感觉土的劲儿不够大,稻米的生长速度比预期要差了一些的话,可以适当的施加一些有机肥料,用来给水田增加活力 。但同样是投放量不需要过大 , 因为鸭粪基本上可以满足稻米的需要 。可以换一个思路,从鸭子食料的角度来进行改进,比如每天给鸭子喂食一次辅助性的饲料,可以以碎米,小麦粒以及米糠为主,再加一些鱼粉等等 。
第五 , 对鸭子的保护也要格外注意 , 因为鸭子和稻米建立了共生的系统互相依存,如果鸭子遭受损失 , 那么稻米也不能幸免 。比如发现鸭子有病要及时救治 , 同时为了预防有黄鼠狼来吃鸭子 , 可以在亚群里再多饲养上几只鹅 , 100只鸭子为一单位的话,可以考虑放养5-8只鹅,这样可以基本上确保鹅完全覆盖鸭群 。鹅是阳气比较足的动物,加之凶猛如猎狗,叫声奇大无比 , 有它们存在,黄鼠狼等喜欢吃鸡鸭的动物等闲不敢靠近,这对于饲养鸭子,是有着比较重要的帮助作用的 。
【养鸭的稻田如何施肥 螃蟹肥水是怎么】以上就是三少通过向农户朋友们取经得来的答案,如果能欧帮助到大家,希望大家给个赞,帮忙转发一下谢谢!
蟹掌莲多长时间浇水?春季:气温回升后最好放于室外,并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灵活浇水 , 盆土不干不浇,一般可1-2天浇水一次 。
夏季:虽然气温高,蒸腾量大,但由于蟹爪兰在夏季为休眠期,所以应保持盆土干燥,干透1天后再浇也不迟 。秋季:天气逐渐少雨,气温适宜 , 此时蟹爪兰生长旺盛 , 需要较多的肥水,应见盆表干即浇透水,最好选择肥水,而不是清水 。冬季:为花期盛开期,可保持盆土间干间湿 , 干湿交替即可 。
养虾盐度大如何肥水?养虾盐度大肥水的方法:
1、首先应保障水质的清洁 , 没有化学污染 。
2、水中有机质含量一定达标 。
3、给予适当的光照 。
4、喂养水藻,可以保持大部分的原虾营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以下称微藻 , 即人们平常所指的水的颜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微藻能够降解养殖水域中氨氮等有毒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促使鱼、虾、蟹、贝类等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等等 。所以要想水产养殖生态、高效、无公害,微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农民稻田里养殖大闸蟹怎么样?水稻田可以养蟹 , 水稻田可以养殖河蟹,曾经在宜兴也开展过此类养殖 。但是稻田养蟹对田块选择和田块工程建设要求较高,且河蟹饲养管理困难,产量偏低 , 同时随着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提高,池塘纯养殖河蟹产量和效益明显高于水稻田养蟹,因此不提倡稻田养蟹 。如养殖户想采用水稻田养蟹,提供以下养殖措施供参考 。稻 田 生 态 养 殖 虾 蟹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 , 互利互生 , 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 。该项技术一般亩产稻谷250kg、河蟹50kg、青虾25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将稻田生态养殖虾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养殖的稻田要求选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好的田块 , 每块面积10亩左右 。田内要挖环沟,沟面上宽4m、底宽2m、深1m,可视田块大小 , 在田中开数条横沟或十字沟,田间沟上宽2.5m、底宽1m、深0.75m,并与环沟相通,将开挖沟的土堆筑加宽加固田埂 ,并要压实夯牢,大块土要粉碎 , 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 。田间工程要及早完成,并设置好必要的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及种植要求 1、品种:选择耐肥力强、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产量高 的中晚熟水稻品种 。2、种植要求:要及早整平滩面,根据田的肥瘦程度 , 决定是否选用有机肥作底肥;水稻移栽一般在6月中、下旬进行,栽种密度为:株距25—30cm,每穴3棵秧苗 。三、种苗的选择、暂养及放养密度 稻田养蟹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密度为1500—2000只/亩;二是放养扣蟹,密度为800—1000只/亩 。无论何种形式,都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来源于长江水系 。一般4—6月下塘暂养在环沟内用网围一块,待秧苗栽插成活发棵后,撤去网围并加水,让蟹进入稻田生长育肥;而虾种放养一般在 插秧完成后马上进行 , 放养密度为3万尾/亩;同时可在蟹田中套养花、白鲢鱼种50尾/亩 。四、饲养管理
1、投饵 。根据河蟹、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对营养的要求,搞好饵料的组合,在喂养河蟹饲料的同时,适当投喂些青虾适口的配饵;同时每亩稻田可投放200—400kg螺蛳,让其自然增殖,作为优质的动物性饵料 。
2、水质管理 。根据季节变化和天气水质变化及渔业生产的特点来管好水质 。前期以加水为主 , 高温季节水位可加深到1.5m左右;无固定的的换水模式,因实行生态养殖,当饲料控制得当 , 一般水质不易恶化,换水量及换水次数均比常规虾蟹养殖少 。
3、病害、敌害防治 。水稻种植后,如无特殊情况,可不施肥、不施药、不除草;虾蟹下塘前,对环沟和田间 沟要进行消毒 , 虾、蟹、鱼种苗也要消毒后下塘 。对病害平时以防为主,每隔15—20天,每亩养殖沟用10—15kg生石灰溶化后泼洒,即起到消毒 、防病作用,又能补充虾蟹生长所需的钙质;在敌害防治方面,除彻底清塘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消灭,同时进排水口要按置密眼网 , 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
4、日常管理 。要坚持每天早晚各巡田一次,一查水质状况,二查虾蟹摄食情况 , 三查防逃设施完好程度,四查病敌害侵袭 。发现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8、9月份洪水汛期,要做好防洪、防风、防偷等工作 。还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记录 。
5、捕捞上市:将达到规格的青虾实行轮捕上市;根据河蟹性腺 发育成熟程度和市场价格安排上市;一般春节前后全部起捕结束,同时将达到规格的花、白鲢捕捞上市 。
6、水稻收割:10月底11月初稻谷成熟后,可适当降低水位,水稻收割后可提高水位进入越冬 。
五、注意点
1、种稻滩面一定要整平 , 否则会影响稻谷产量 。
2、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可起到生物互助作用 。利用虾蟹鱼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及排泄物促进水稻生长,同时虾蟹还能为水稻起到除虫除草作用;而水稻又为虾蟹生长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 不仅起到遮阳、水质调控等作用 , 而且还可起到增加栖息空间,减少互相残食 , 增加密度和产量 。
3、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主要抓好养殖前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消毒和平时防病工作 。一般不易发病,可提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
4、一定要把苗种质量关,尤其是蟹种一定要选择长江水系品种 。
下雨后蟹塘水浑怎么处理?1、蟹在池塘的一角大量活动所致 。建议养殖户要购买当地优质扣蟹,且一次放足 。
2、池水过浅的塘浑浊度高 。水位深的塘浑浊稍好过水浅的塘,原因是水浅的塘蟹活动空间较小,且水浅水温易上升造成河蟹提前觅食活动量增加导致,建议养殖户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注水 。
3、前期水质过瘦 , 尤其是导致青苔滋生的塘,水体浑浊较为严重,而且较难治理 。前期水肥的塘 , 没有青苔 , 水质清新、草长势好 , 不见水浑现象 。养殖户要有这个理念:前期一定要水肥些 。
4、营养不足,导致蟹非正常活动,觅食活动频繁所致 。日常仔细观察蟹吃食情况,及时增加投喂量或增加投喂次数,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 。
5、水体浑浊有假浑现象 。由于地质以及降雨,会使水看起来有些浑浊,用白瓷碗打出水来发现并不是很混,此种水用吸附剂 , 如净水剂、护水解毒安类产品配合底改就可解决 。
6、下雨导致水浑浊 。下雨后泥浆水流入,河蟹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动量增强导致水浑,等天晴后,观察两天 , 若未能恢复,此时吸附剂或者粉剂底改使用两次即可 。
7、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 。因为最近气温一直较低,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也会导致水体发白、显浑,此时消毒后投放EM菌或者光合细菌,配合肥水使用效果更佳!
8、鳃上有纤毛虫寄生 。整个养殖至今没有杀虫,也导致水体浑浊,纤毛虫以及轮虫、枝角类过多导致藻类不能有效繁殖,藻类不能繁殖直接影响对有机碎屑的微小粒子吸附利用,从而导致水浑,此种水杀虫后,消毒,进点新水后重新肥水 。
9、底质恶化导致蟹活动不正常 。清塘时 , 要清除过多淤泥;早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不要过度投饵 。
10.、缺乏矿物质,水温上升后水草大量生长导致矿物质不足 。连续几次底改、吸附都没有成功的塘口,此时的原因可能是水体里有大量的悬浮物,此悬浮物的密度与水极为接近 , 而且粒径较大,吸附剂难以吸附,所以导致较难治理 。
建议换掉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水,然后重新做水(包括肥水、投放微生物) 。通过换水降低此种物质的含量来提高水体透明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